“做主還輪不到你,在你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孝敬老人那是應該的。”吳辰東說完吳放放又來勸房建設,楊靈也在一旁幫腔。
稀裡糊塗地,就把買房這事給定了。
倆人的婚事是這次聚餐的主題,經吳辰東提議,最後把日子定在了9月28日,農曆八月廿八,雙二十八。
吳辰東這麼定也是有考量的,安平本地的習俗是農曆雙日子娶妻,單日子回門,也就是男方在雙日子辦喜事,女方在單日子辦。
本來10月2日也是個好日子,但考慮到國慶長假可能很多朋友會出行,不能來參加婚禮,所以就選到了國慶節前。
“你爸這麼安排純粹就是怕朋友不在,隨禮的人少。”房冬悄悄對吳放放說。
“廢話,那他隨出去的禮不得往回收一收啊?”
沒想到倆人的悄悄話讓吳辰東聽到了,哈哈大笑著告訴房冬,就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楊靈跟著補充說這些年吳辰東光隨禮也不知隨出多少萬了,關係一般的一千元,這是最少的,關係好一點的、重要一點的朋友就是三五千,更多的就不能說了。
安平這個地方有個很不好的風氣,婚喪嫁娶隨禮都出手都比較重,不要說吳辰東這樣的大腕,就是普通老百姓之間也是少則五百多則一千。
過去一直是婚禮和葬禮收錢,合稱紅白事業。
參加婚禮和葬禮的慶祝和答謝宴在安平被稱為上事業。
如果某人最近一段時間參加的紅白喜事比較多的話,通常會被人調侃為事業心較強。
不知從哪年開始,又多了一項必須參加的事業,那就是孩子12歲生日慶典,在安平被稱為圓鎖。
圓鎖的由來倒確實是一個老風俗,孩子從生後到一百天的時候,由家裡的長輩,通常是爺爺奶奶,給孩子用麵粉蒸一個面鎖就是一個大大的環形麵食,吃起來和饅頭完全一樣)在孩子的脖子上套一下,有保孩子健康成長的寓意。
到十二歲時,孩子從童年步入少年,再舉行個儀式把鎖開啟。
之前這都是在自己家裡辦的事,有很多人根本就不走這個程式,可最近這些年,圓鎖的慶典搞得絲毫不比婚禮規模小,別管小時候帶沒帶過鎖,到了十二歲都要開鎖,目的嘛,以房冬的觀點看,除了收禮以外,順便從小培養孩子愛錢的習慣。
更有甚者,從孩子滿月、百天、一週歲、上大學都要大辦宴席,去年房冬還聽說過有人又給增加了兩項,十八歲成人禮要大辦,孩子六週歲時要圓半鎖!
愛錢愛到了無恥的地步。
不過也不全是壞處,至少帶動了安平的餐飲業發展,雖然安平市的經濟不怎麼樣,可飯店的生意卻一點也不比大城市差。
大宴小宴,少則十幾桌,多則上百桌,不知道吳辰東這樣的名人會辦多少桌。
吳辰東還向房建設了解了一下房家的客人情況,到時準備請多少桌。
房家的底親,就是親戚滿打滿算也就是三桌有限,父母下崗都早,來往的同事也越來越少,最多一桌,要好的鄰居大概能湊兩桌左右的樣子,房冬的同學一桌多不到兩桌,連十桌都湊不到。
“這樣吧,老哥,咱們倆家乾脆一起辦了吧,這樣省事。”吳辰東建議道。
還沒等房建設說話,呂青華就表態了,就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