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準備的熱菜多是蒸鍋,很快就端了上來,再把餃子一下鍋就妥了。
母親問起了秀秀的病情,當得知胡大媽因為秀秀忙,加上孩子病連年貨都沒準備時,立刻表示把家裡做好的年貨分給她們一些。
“媽你真偉大。”
“唉,這娘仨也夠不容易的,這些年就沒順過,秀秀這孩子吧,啥都好,就是主意太正,表面看皮皮善善的,心裡面死倔死倔的。”
一直埋頭苦吃的吳放放也抬起了頭:“冬子一直怪我指使秀秀幹活,我不讓她幹活她能要我給她的錢嗎?”
吳放放又說,秀秀這次的勞累過度後她倒是想從此不安排她回吳家的,可那樣也不行,光憑給房冬洗洗衣服打掃一下家肯定不要錢。
母親摸了摸放放的臉蛋兒:“放放的心腸真好。”
“對啦,我有個辦法!”吳放放突然叫了一聲,把二老都嚇了一跳,只有房冬沒事,早習慣了,不時時地來個一驚一乍就不是吳放放了。
“我就怕冬子不同意……”說著看看房冬,又看看呂青華,一副可憐相,好像她多怕房冬似的。
“別假了,你有那麼怕我嗎?”
“她應該怕你嗎?”母親替吳放放說話了:“什麼主意你說,家裡就應該女人說了算!”
然後又對房冬說:“學學你爸,和我結婚這麼多年,家裡從來就是我說了算!”
“你算,你算,”父親小抿了一口酒:“聽放放說吧?”
吳放放這個辦法又是奇招,東放集團在北區有一棟三層小樓,上下水供暖等設施齊備,早在紙箱廠準備拆遷搬家前,她和吳辰東要過這棟小樓將來給自己的公司辦公用,可吳辰東不給。
紙箱廠這一帶開發完成後,東放集團要遷入新的集團辦公樓,不少子公司也要遷入,到時這棟小樓就會空下來。
吳放放打算不要吳辰東在紙箱廠北面給她和房冬的新房,把這棟小樓改造裝修一下,結婚後就住這裡。
小樓的建築面積有1000多平,三層,一層和二層各有400多平,三層一半是房一半是平臺。
她和房冬住三層,200多平的房也不算小,還有200多層的平臺,有住別墅的感覺。
一層和二層做公司辦公和庫房用,胡大媽一家也可以住在這裡,不光省了她們的租房費用,還可以讓胡大媽在公司做個保潔員掙一份工資。
吳放放還告訴房冬一件不知道的事,秀秀因為幹著一份半的活掙著兩份的錢早就不好意思了,已經不止一次地向吳辰東提出要辭掉吳家的工作,都被吳辰東以粗暴的方式拒絕了。
但秀秀肯定遲早要辭,特別是這次得病後,要麼在吳家幹,要麼在小吃城幹,只幹一頭拿一份工資。
這樣的話,胡大媽家的收入立刻少了一半。
秀秀不佔這個便宜,那就給胡大媽找份工作。
房冬沒想到,吳放放替胡大媽和秀秀考慮得這麼周全,胡大媽肯定是願意接受這份工作的,到時秀秀再骨頭硬也沒辦法。
“放放,放在舊社會,做下人的要是能遇到你們吳家這樣一個東家,那是要子子孫孫報答的呀!”
房冬不願意聽了:“媽你話不要這麼難聽行不行?什麼年代了還叫下人,不尊重人!按你的話說舊社會的人懂報答,新社會的人沒良心是不是?”
房建設摁了兒子一下:“別惹你媽生氣,忘了咱們家的家規了?”
“什麼家規啊?”吳放放睜大眼睛,饒有興趣地問。
“背誦一下!”房建設拍了拍兒子。
“要揹你背!”房冬沒好氣地說。
“好,我背!”房建設清了嗓子挺直腰,大聲背誦出來:
“房家家規第一條:呂青華永遠是對的!”
“房家家規第二條:若呂青華的確有錯,請參照第一條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