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隻兔子,他每天都在森林裡蹦蹦跳跳的。”
神父最終還是選擇了童話,這對於孩子來說在合適不過了。
“兔子跳啊跳啊,來到了自己的小窩,這是一個漂亮的蘿蔔屋,上面有著各種各樣的塗鴉。這些塗鴉都是小兔子自己畫的,雖然沒有任何顏色,只有線條,但也是森林裡難得見到的畫了。”
“這天有個獵人路過森林,他帶著一盒蠟筆,這是他特意幫兒子從城裡帶回來的,為了抄近路,他打算橫穿森林。這很危險,森林裡有那麼多厲害的大動物。”
“可是獵人不怕,他有一杆獵槍,能夠發射火一樣的子彈,每次扣動扳機都會有一顆熾熱的子彈在火光中飛出來,準確的擊中目標。”
“但是獵人老了,他不再是一個青壯小夥了,他已為人父,是個中年人了。”
神父頓了一下,眨了眨眼睛,擠出一點兒溼潤。
“勞累的獵人看到了兔子的蘿蔔屋,他請求說:讓我進去住一宿吧,我願意給你一些人類的東西當做報酬。”
“小兔子才不信獵人的話,他是弱小的動物,很多東西都能殺死他,所以他謹慎的拒絕了獵人的要求,但是善良的兔子不願意看到有人死去——因為森林很危險,疲憊的獵人不是那些獵殺者的對手。”
“小兔子藏在自己的屋子裡說:獵人,我不能讓你到我的家裡來,但是我也不希望有人在我面前死去,去到左邊的第四顆大樹那裡吧,那裡有一個樹洞,如果你運氣夠好的話,也許能活過今晚。”
“小兔子又說:也許你餓了,但是別吃那些蘑菇,從地裡拔些蘿蔔吧。”
“說完這些,小兔子不做聲了。”
“獵人很感謝小兔子,於是他多拔了些蘿蔔送到兔子家,自己躲到樹洞裡,用樹葉擋住入口,默默的吃起了蘿蔔。”
神父突然合上書,抬頭看著愛麗絲接著說這個故事。
“第二天,獵人從樹洞裡醒來,看到樹洞裡多了些蘿蔔,他感動的說:這一定是那位好心的兔子送來的,我要好好謝謝他。”
“於是獵人想到了自己給兒子帶的蠟筆,他挑出一根重複的顏色,準備把這個當做是簡單的謝禮,並且在心裡發誓,從此不再傷害任何兔子。”
神父眨眨眼,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
其實書上不是這麼寫的。
獵人沒能熬過這一天,兔子好心的告訴一隻飢餓的老虎說:那邊的樹洞裡有個人,你應該去吃他,他的肉多,還有嚼頭。
老虎沒能吃掉獵人,獵人有槍,他一槍打死了老虎。
美滋滋的吃了一頓虎肉,獵人歇了一會打算不停留,儘快趕回去。
否則那隻“好心”的兔子,也太好心了些。
獵人用槍和子彈開啟了兔子的房門,好心的兔子說:我好心幫了你,你不報答我還要來殺害我,你真是個可惡的人類,你的心腸好壞。
獵人用子彈回應了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