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
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
錢這種東西,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以後繼續攢就是了。
反正現在勢力發展進入正軌,蒸蒸日盛,每天都能收穫大量龍氣值。
四十萬龍氣值,就算沒有繼續開源,只憑現有常有,再過幾個月,也就恢復了。
“來人,傳棗祗過來。”董拙沉聲道。
棗祗,一個在歷史上名氣並不是特別大的人。
但如果是對三國曆史有研究的人,一定知道他。
因為正是他建議曹操實行屯田制,讓曹操收穫了大量軍糧,為日後曹操統一北方,以及晉朝統一天下打下了基礎。
棗祗具體的生卒時間已經不可考證,只知道他在歷史上最早的活動記錄,是在中平六年。
中平六年,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殺死,董拙入京,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並自任相國,獨攬朝政。
他的做法引起了關東各地在鎮壓黃巾起義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豪族地主軍事集團的極大不滿。
袁紹、袁術、曹操等關東豪強地主的代表人物,紛紛逃離京師洛陽,到各地組織力量,準備以武力與董卓相抗衡。
其中曹操在陳留拉起一支五千人的兵馬,準備討伐董卓。
棗祗就是在這個時候,逃離洛陽,前去投奔曹操了。
與曹操共舉義兵,周旋征討。
當時棗祗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望,甚至得到了袁紹的關注。
袁紹多次派人攜帶重金前去招攬,但都被棗祗嚴詞拒絕了。
這讓曹操非常感動,從此越加重用棗祗。
兗州之戰後,曹操成為兗州牧,獲得兗州之地。
棗祗被任命為東阿令,全權負責東阿縣的軍政事務。
後呂布襲擊兗州,兗州各縣皆降,唯東阿、鄄城、範縣三城仍然忠於曹操。
呂布猛攻東阿城,但最終沒有攻下。
東阿成為日後曹操反攻呂布,重奪兗州的可靠基地。
以上都是三國曆史中,對棗祗的記載。
但在神州大陸,顯然發生了一些變化。
董拙也是在偶爾瀏覽系統中的麾下文武官員名單時,才發現她麾下竟然還有這位大才。
所以說,有時候繼承的遺產太多了也會有些煩惱。
最大的煩惱就是,可能連你自己都不清楚,你都擁有哪些好東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不小心,就可能將珍珠當成砂礫。
所以董拙現在養成了沒事就翻翻系統介面的習慣。
看看是不是有以前沒發現的人才,或是新進投靠還未被髮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