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人眼中,楊修多是作為一個恃才傲物,不知進退的反面教材而存在。
但實際上,楊修可謂是同時代中,最出色的人才之一。
他在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
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
《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讓曹操都自嘆不如。
楊修的死,跟他恃才傲物沒啥關係。
更多是因為曹魏的奪嫡之爭。
當時楊修輔左曹植,因其對曹操心思猜的太過透徹,於是讓曹植投其所好,大獲曹操好感。
曹操甚至多次都產生了易儲的想法。
此舉引來曹丕一黨的極大恐慌,於是司馬懿、陳群等曹丕麾下謀士與其展開針鋒相對的對抗。
兩派相爭產生的極大內耗讓曹操都看不下去了,最終在權衡利弊後,將楊修斬殺。
所實話,對於是否殺楊修,董拙心中確實有些猶豫。
說到底是產生了惜才之念。
楊修的才華母庸置疑,如果不是奪嫡押錯了寶,後三國時代的歷史上,必然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同時,此人也位列名士圖之中,若能收服,便可獲得額外的民心加成。
不過反覆思考之後,終究還是放棄了。
因為楊彪他是必須要殺的。
而殺了楊彪,又怎能留下楊修?
殺父之仇,可不是那麼好抹平的。
而若是不能收服楊修,難道留著他去輔左別人,來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還是讓他隨父親上路吧,畢竟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
於是董拙澹澹說道:“自古宗親相隱,一人犯罪,九族株連,楊太尉怎能說家人無辜呢?既然家有幼子,那正好讓他雖楊太尉而去,也好接著在地下侍奉楊太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董賊!你妄為太師,手段竟如此狠毒,連區區稚子都不放過,此等行徑,當真是天人公憤,人神共誅!”楊彪氣急敗壞,指著董拙破口大罵道。
董拙神色不變,隨意的揮了揮手,道:“拖出去,連同口供上這些同黨,一併拖出去,派人去他們府上,抄家,夷三族!”
“喏!”十幾名虎衛軍衝進來,將楊彪連同口供上的其他同黨全都拿下,然後向外面拖去。
“啊,不要抓我!”
“太師饒命啊!”
“我是被逼的,被逼的!”
……
大慶殿中頓時哭嚎聲響成一片。
此時的哭嚎聲,雖然比不上方才百官請辭時的哭嚎聲大,但無疑情深意切了很多。
只是任由他們哭嚎、求饒、怒罵、掙扎,都沒有任何作用,只能在虎衛軍士兵的押送下,漸漸遠去。
【叮冬!恭喜宿主肅清朝綱,民心提升10%,當前民心為35%】
【叮冬!恭喜宿主,因民心提升,獲得點龍氣值!】
【宿主:董卓
修為:宗師大成)、顯形初階)
功法:霸體訣地階下品)、過去彌陀經天階上品)
技能:霸刀霸體訣中記載刀法,共有八式,招招進攻,剛勐霸道,威力無匹!)、夜叉王、羅剎王、修羅王、金剛王、明王、寶月光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