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牢。
這是關押朝廷欽犯的地方,歷來進入天牢者,若沒有天大的關係,是難以活著離開的。
走進天牢,一股腐爛夾雜著血腥的令人作嘔氣味撲面而來。
這裡彷佛是一個已經被世界遺忘的角落,一牆之隔,牆外陽光明媚,牢內腐爛發黴。
時已至晚,一絲絲寒風從牆體的縫隙處吹進來,發出“嗚嗚”的慘呼聲。
涼風吹起落地塵土,飄蕩在半空中,瀰漫了整個地牢,夾雜著酸臭糜爛腐朽的味道,滲透進每一個囚犯的心裡,恐懼莫名。
在這寂靜的黑夜裡,突然的一陣叮噹作響,或某個囚犯的不甘嘶吼,便猶如喚醒了沉睡經年冤魂厲鬼,刺痛你的耳膜,只有滲進心扉的黑暗是你永遠的夥伴!
位於牢房內部的一間囚室內,一個長袍儒衫的年輕人,正對一尺見方的窗戶怔怔發呆。
不同於其他囚犯的恐懼和瘋狂,他的臉上大體維持著平靜。
只是那微微顫抖的手指,似乎才能隱約透漏出他的真實心情。
噠噠噠!
囚室外傳來一行腳步聲,年輕人聞聲轉過身來,但看到來人卻頓時童孔一縮:“董卓!”
“哈哈哈,文若先生,旬日不見,可還安好?”董拙哈哈笑道。
荀或,字文若,才華過人,士人皆稱頌其有王左之才!
歷史上,他舉孝廉出身,任守宮令,因涉嫌謀劃行刺董卓,而被下獄。
但因查無實證,在荀家盡力營救下,終於從天牢脫身。
其後他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居中持重十幾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
荀或對曹操貢獻很大,戰略上,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獲其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戰術上,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制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
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同時,他還出身世家大族潁川荀氏,乃是荀子之後。
其祖父荀淑知名當世,號為神君。
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
荀或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
因為荀或的投靠,緩和了曹操與世家大族間的矛盾,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只可惜,他太過忠於漢室,反對曹操稱魏公,被曹迫,服毒自盡。
獲諡為“敬”,後追贈太尉。
董拙真沒想到,自己手中竟然還有這位大才!
只能說,在董卓心中,荀或實在沒什麼分量。
這也很正常,雖然荀或被成為王左之才,但這種才名,不過是士族間為壯名望,相互吹噓而已。
能夠成名的,倒也算是一段佳話。
但絕大多數,日後都是寂寂無聞。
便如當初與諸葛亮齊名的那幾個傢伙,除了諸葛亮成就了功業外,其他人哪有什麼建樹?
但董卓不在意,董拙卻在意。
來自後世的他,哪裡會不知道荀或的能力?
再加上荀或出身世家大族的身份,對此時的董拙來說,可謂是最合適不過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