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只是一階巔峰,又能帶回來多少本源?”
“質量不夠,就只能用數量來湊,所以得依靠大量輪迴者,才能帶回來足夠世界升級的本源!”
“綜上所述,三百人應該是個不錯的數字。”劉軒摸著下巴想道。
“可去哪找這三百人手呢?”
劉軒有些為難,其實要說他在此界的身份,倒也不是很低。
他姓劉,是劉漢皇室的劉,所以他是漢室宗親。
還不是劉備那種根本無法辨別真假的漢室宗親。
他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太祖父是劉良,那是劉秀的叔父,在劉秀建立東漢以後,受封趙國,始為趙孝王。
隨後歷六世,趙國始終傳承在他們這一脈。
當今趙懷王劉豫,正是他的父親。
按照正常情況,他是可以繼承趙國的。
若有趙國在手,區區三百人手,根本不在話下。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時逢亂世,漢室宗親根本不值錢。
他家的趙國已經被袁紹得去了,根本要不回來。
這讓他失去了獲取手下的最方便快捷手段。
不過劉軒也不在意,沒有張屠夫,還不吃帶毛豬了?
作為昔日的輪迴者大老,他怎麼可能連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
劉軒目光穿過窗戶,落到街道上一支正在趕路的騎兵小隊上。
這支小隊有二十騎,皆是身穿皮甲,手持長槍,腰懸騎弓,胯下為清一色的白馬!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啊!果然是精銳之師,可惜了!”劉軒澹澹說道。
公孫瓚早年駐兵塞外,精選麾下善射之士,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輕騎兵。
因為他酷愛白馬,所以給這支輕騎兵全部配備了白馬。
這便是後世赫赫有名的白馬義從!
義之所在,生死相隨,白馬為證,蒼天為憑!
白馬義從威震塞外,成為不朽的傳奇。
可惜界橋一戰,白馬義從碰上了剋星,麴義麾下的八百先登死士。
先登死士是裝備大黃弩的精銳弩兵,他們利用界橋的特殊地形,以弓弩射殺白馬義從。
一戰便全殲了三千白馬義從,從此讓這支傳奇部隊成為絕響。
劉軒此時所處的時間節點,正是初平二年的冬天。
公孫瓚與袁紹屯兵於清河兩岸,界橋大戰一觸即發!
這些白馬義從,不出意外就是接受公孫瓚的命令,要去作戰的。
劉軒目光落在白馬義從小隊中,領頭的那位年輕將領身上。
此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是個極具英武之氣的帥鍋。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視是看此人的裝束,他當是一位軍候!
漢制以軍候為最低等級軍官,可領兵一曲,為五百人。
但不同軍隊的軍候,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如白馬義從這樣的精銳部隊,總共也才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