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如流水,轉眼便是一個月過去了。
陳放已經拿下了由拳、海鹽兩座縣城,並完成了這兩座縣城的陳氏改革。
兩縣超過九成的土地和僕役,已經成為陳家的所有物。
陳禮開始組織大規模的農業生產,規劃土地,開墾荒田,建造溝渠,播撒良種。
這些事情短期之內難以見到成效,但卻是真正的根基。
只要堅持下去,最多兩三年,這兩個縣就會成為真正的糧倉。
孫策已經攻下了富春、餘杭、錢塘三城。
就想陳放先前所預料的那樣,拿下這三座城池,對孫策而言,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陳放要的並不是名義上的歸附,而是真正得到這座城池所代表的土地和資源!
但在這一點上,孫策做的就比較一般了。
三縣的世家豪強,至今還沒有交出僕役和土地。
其實歷史上,孫策在鎮壓世家豪強方面,也算是有些建樹的。
利用掃平江東六郡的機會,狠狠收拾了一批世家豪強,將他們的資源收為己有了。
不過那時他是給孫家建立基業,當然是下得去狠手。
但如今卻是給陳家做事,就有點動力不足了。
尤其這三縣乃是孫堅極其部下的老家,縣內的世家豪強,大多都跟孫家沾親帶故, 他就更不好下手了。
對此陳放沒有任何表示,甚至沒有在任何場合, 發表過任何對此不滿的態度。
做人要知進退, 做事要有節奏。
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不要本末倒置。
就當前來說,主要矛盾是陳氏分家與吳郡敵對世家豪強的矛盾。
利用孫策來對付外敵才是第一位的。
至於從已經歸附的世家豪強手中, 收回土地僕役,那屬於是次要矛盾。
可以稍微放一放。
當然,放一放並不等於妥協。
對於陳放來說, 將世家豪強手中的土地和僕役收歸陳家,乃是國策,不容動搖!
所以他雖然沒有表態不滿,但同樣沒有表態滿意。
反正就是, 不支援、不反對,暫時擱置,留待將來的意思!
土地和僕役雖然暫時還沒收回來, 但鷹威軍的擴編工作,卻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
就算沒有三縣世家豪強們控制的那些僕役,鷹威軍也不缺兵源。
從烏程、由拳、海鹽三縣得到的陳家佃戶,完全可以滿足鷹威軍的擴編需要。
其實這對陳放來說,反而是最合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