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無需多說,九州有很多這樣的國家,遠的不說,便說那盛清國,就是滅亡了弱明,然後在弱明的土地上,建立了嶄新的盛情國。
後者的情況更為普遍。
畢竟你不能保證開國大帝都能長生不朽,不論是父死子繼,還是兄終弟及,都算是這種情況。
而權臣謀逆,以禪讓之名,行篡位之實,從而成為皇帝的,也算是這種情況。
這兩個途徑各有優劣。
第一條途徑的建國難度要高一些,可一旦建國成功,那就是一個嶄新國家。
清除了前朝的所有腐朽元素,可以在一張白紙上,隨心所欲的作畫。
第二條途徑的建國難度相對低一些。
但卻註定要繼承前朝的一些問題,日後就要負重前行了!
“以你的實力,最多數年,就能開闢一座嶄新國家。
到時連線新朝玉璽,同樣能夠擁有檢視氣運的能力,你又何必急於一時呢?”塗老勸說道。
但陳放卻搖搖頭,拒絕了塗老的建議,堅持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已經想好了,就這樣吧。”
其實陳放既然來找塗老做這件事,那自然是已經將此事的利弊全都考慮清楚了。
最終迫使他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有兩個。
其一,在此次前往吳郡的過程中,他很有可能與盛清國發生衝突,而一旦與盛清國發生衝突,那就會爆發國戰。
在國戰中,氣運博弈是非常重要的戰鬥方式。
尤其陳放還是在以弱擊強的情況下,這就需要精確掌握敵我雙方的氣運情況。
所以他迫切需要檢視氣運的能力。
其二,陳放仔細考慮了未來的發展情況。
他未來肯定是要建國的。
但在建國的兩條路線中,他其實沒得選。
他註定只能選擇第二條路。
因為他修煉了莽牛勁!
莽牛勁是大漢天朝的基礎武功,當年劉秀將此功帶到東漢,然後為了拉攏國內世家,便將此功散播出去。
後來東漢立國後,劉秀曾就此事,跟大漢天朝展開了一次談判。
也不知當初劉秀是許諾了什麼,總之是讓大漢天朝承認了東漢國百姓有修煉莽牛勁的資格。
但卻嚴禁莽牛勁擴散到東漢以外的地方。
兩百年來,大漢天朝始終都在執行這個協議,無數試圖從東漢竊取莽牛勁的仙武強者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如果陳放在東漢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國家,那他修煉的莽牛勁怎麼辦?
根據當初東漢和大漢的協議,大漢天朝肯定會來剷除這個國家的。
而就算陳放再有自信,也不會認為,他剛創立的國家,擁有抵抗大漢天朝的能力。
所以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陳放都必須頂著東漢國的名義。
直到他擁有抵擋大漢天朝的實力時,才能將脫掉這層皮。
但且不說這需要多麼漫長的時間,即便是真的有這麼一天,那時他也早就徹底消除了東漢國的腐朽殘餘,將東漢國打造成完全屬於他的理想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