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句閑聊之後,季有魚知道攤主姓吳,叫桃枝,住在附近。家裡男人在碼頭幹活,公婆幫著帶孩子,她就出來擺攤賺些銀子補貼家用。
“姐姐,其實你可以在餛飩湯裡加點芫荽紫菜,那樣更加提味。”
吳桃枝問道:“紫菜,那是什麼?”
季有魚語塞,又忘了,有些東西在他的時代隨處可見,在這裡卻不是。“就是長在海裡的一種水草。”
“那東西可金貴了呢,要是放餛飩湯裡我不得賠本啊。”
“是我糊塗。你就當聽個笑話。”季有魚咬了口蔥油餅,提到紫菜就讓他想到了別的,“姐姐,咱們城裡有哪兒賣海貨的嗎?”
吳桃枝盛了餛飩,點了小蔥花,清清爽爽一碗上桌:“南康街那頭有家幹貨鋪子,裡頭什麼都有。”
“仔細燙。”
“攤主,來碗餛飩。”
“哎,馬上。”
有客人來了,吳桃枝也顧不上和季有魚閑聊顧自忙活去了。
沒過多久,下學的鈴聲響起。
說起這個,季有魚覺得還挺神奇的,他當年在現代念書時學校裡上下課都打鈴,沒想到換成了古代,居然也有這玩意。只不過從電動改成了手動搖鈴,好像還是個個兒挺大的銅鈴鐺——其實可以叫撞鐘。
季有魚坐在雨棚裡,往外頭張望。餛飩攤子的位置很好,就在青崖書院大門斜對面,他坐的位置遙遙可以看到大門。
雨雖不大,淋了卻依舊能讓衣裳潮濕,行人和下學的學子皆是步履匆匆。啪啪啪夾雜著水聲的腳步頻頻響起。
“長寧上車,我送你。”
軋軋軋。
人聲嘈雜的環境裡,幾聲鵝叫顯得格外突兀。
溫修遠和顧長寧齊齊回頭,學院門口怎麼有鵝叫??
同時也有不少人的目光被吸引過去。
就見不遠處餛飩攤那頭站了只膘肥體壯脖子長,毛色雪白大冠子的大鵝。好大一隻鵝,看著怎麼都得有十五六斤呢!
也不知是誰說了句:“誰家鵝跑出來了!”
“好大一隻,一鍋都該燉不下來。”
軋軋軋軋。白雲炸毛。燉你個頭!!
季有魚眼疾手快捏住鵝脖子,把要沖出去叨人的白雲給提溜回來。
“都和你說了別亂跑,你聽聽,就這兒站著都有人想燉你。危險不!”
“過兩天回去拉貨,要不你跟著回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