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一門心思放在公司裡,旁的東西無足輕重,根本不放在心裡。
周庭知感覺自己大抵是快瘋了,許半閑滿世界玩極限他擔心,許半閑收心搞事業他還是擔心。
也許根本不是擔心,只是害怕與矛盾,希望他快樂,希望他得償所願,希望他找到自己的價值,又害怕他走得太快,顧不上回頭看自己。
許半閑昨天和許志程提起做預備學院後,心潮澎湃,連夜做了企劃案,將所有設想整理在書面上。
許志程沒想到自己不務正業的小兒子也有求實苦幹的一天,高興得合不攏嘴,忙翻開檔案。
周庭知並不意外,因為這件事許半閑提起過。
當時只有一個初步設想,在大學裡發起商業社團,一方面投入師資力量,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工作實操培訓,提升專業水平後幫許氏做一些普通商業調查,獲取薪酬和經驗。另一方面,培養大學生對許氏的友好度,在畢業生就業中定向選擇許氏。
許半閑的這個設想,周庭知是不看好的,投入大,風險高,回報週期長,並且畢業大學生留存率不確定,基本等於給其他企業培養儲備人才。
現在很多企業都會在大學裡建立人才儲備庫,但是他們不會投入大量資金去培養。打著培養企業後備管理人才的旗號,利用大學生為企業兼職工作,而薪資只需要僱傭社會職工的三分之一。
甚至有的企業直接和學校簽訂集體就業合同,以給大學生出具實習證明,並且有一定機率大企轉正為噱頭,誘騙大學生倒貼“實習”,實際上薪資給了學校,成為了學校的不當收入。
許半閑提出這個設想時,周庭知只是以為他剛剛大學畢業,一身正氣無處釋放,想要回饋母校做慈善。
拿到企劃案的時候,周庭知才知道,許半閑是認真在考慮預備學院這件事。之前周庭知提出的疑問和顧慮,許半閑都有認真聽取,嚴肅對待。
許半閑的企劃案不止從星諾出發,而是將星諾作為試驗田,企劃目標是整個許氏。
周庭知細細看來,目標明確,步驟清晰,對策具體到問題條分縷析都附帶兩套解決方案。
更難得的是,許半閑這份企劃不是華而不實的空架子,資源需求與預期效益,預測非常具體,仔細研究了環境趨勢與大學生動向,實打實有客觀資料作為佐證。
許半閑是下了真功夫的,一晚寫出的企劃案,是不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思慮。
企劃案雖說是集團整體專案,但是從裡面的資料來看,周庭知看得出來,許半閑想先做一個典型。
雖然還是有些缺陷,但思慮至此,已超出周庭知的預期,他心中贊嘆許半閑的轉變。
果然,許志程合上資料夾,深感欣慰,“小閑這份策劃案,我認為可行性很高。”
他目光看向周庭知,對方同樣回以一個贊許的點頭。
許志程本想作喬,讓周庭知來說的,畢竟兒子第一次滿腔熱血,他不想潑冷水。
但對方不開口,他也只好自己接著說,“但是,畢竟涉及全國top100高校,輻射面太廣,資金投入壓力大,不好跟股東會交代。”
許半閑面上波瀾不驚,似是胸有成竹。
“那就星諾先做,從q大開始推行,我們三級控股公司內部決策就行,無需報集團審批。”
許志程也正有此意,周庭知正好在這裡,不如自己來替兒子掃除障礙。“正好庭知在這裡,你發表下意見,這個專案能透過星諾內部決策嗎?”
周庭知深色的眼眸盯著許半閑的臉,而對方並不與他直視。
小許總這脾氣無緣無故,可真是難哄得很。
他沉吟片刻,認真道,“許董您放心,這專案我全力支援。恰好我也是q大畢業,必要時可以陪小許總做實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