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們的覺悟還是挺高的,下面的人卻不這麼想。
晚上回到家,田香就問孟承安,有沒有什麼好法子?
孟承安開的雜志雖然是中私合營,但只是為了拿牌照,在公家那邊掛個名,實際還是私營管理。
孟承安給媳婦出了個主意,就是打破鐵飯碗。
田香聽進去了,隔天開了個全廠大會,她要搞一個徵文大賽,將目前編輯組的專案拿出來讓全廠員工都動動腦子,不管是誰,但凡能被挑上,立馬就能調到編輯組,工資按最高階發,年底還有獎金。
原編輯組的人,三次沒有寫出有用的東西,就調出編輯組,安排進別的部門,比如後勤跟保衛科。
如果連這樣廠裡都沒有寫出好東西來,田香就要在報紙上打廣告,全國徵文了。
到時,廠裡這些人,能留就留,不能留就買斷工齡或是提前退休。
條例一出,眾人震驚了。
隔天,就有人悄摸摸向上面遞了舉報信,說田香破壞規矩,欺負員工。
上面根本沒理。
目前面臨改革的又不止製片廠,各行各業情況都差不多,全都有這些問題,相關單位每天收到的舉報信能堆成山。
沒辦法,這就是改革的痛點。
廠裡見上面不管,還想組織罷工,可一見孟老爺子在,身邊的警衛還帶著槍,立馬就慫了。
田香的強硬政策還是挺有效果的,不到半個月,她就收了好幾個還算不錯的劇本。
拿著質量高不少的新劇本,田香心說,大家也不是沒能力嘛,只是不上心。
又是半個月過去,田香挑中了一個門衛大叔寫的本子,正式拍板,讓籌備拍攝。
剛好劉君學習回來了。
在外面學習了兩個多月,劉君的變化挺大,身上的文人傲氣沒了,謙虛了很多,人也穩重成熟了。
他看了田香選出來的劇本,也覺得不錯,建議廠裡在報紙上打廣告,對於接下來的這部古裝劇,透過報名的方式,全國海選角色。
對於選角方面,田香覺得還是要導演來,讓劉君看著辦。
劉君:“別的角色外面選,女主角還是得你來當。”
劉君看著田香,誠心道:“這次外出學習,受益良多,謝謝你了。”
兩個多月不見,這人還肉麻起來了。
田香:“以劇本為主,我當不當主角無所謂。”
她已經看開了,愛好跟錢之間,還是後者更重要一些。
劉君:“放心吧,你很合適。”
既然他這麼說了,田香也就不推辭了。
後續田香休了一個星期的假,將工作都交給了劉君。
製片廠的海選廣告出來之後,在業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這次選角不再是給演員發工資,而是按參演集數跟時間來算錢。
這麼算下來演員能拿到的酬勞可不少,比拿工資不知強了多少倍。
廣告一出,報名的人擠滿了整個製片廠大門,很多還是專門坐車從外省趕來的。
常婉見田香將行業規矩都打破了,還回家找常梓良說,這樣不行,功利性太強了,讓常梓良想辦法制止,畢竟他是文化部的。
常梓良反而說女兒,“這不是挺好麼,你也在這個行業裡,賺多一點錢不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