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蓮給女兒弄了雞蛋面條,等她吃飽了,低聲問了幾句,是不是工作遇到了什麼困難,她看出女兒不太高興。
田香搖頭,“沒事,試崗嘛,壓力大了點而已,別的啥也沒有。媽,沒事。”
孟承安的事,田香不好跟家裡說。
胡紅蓮笑,安慰了女兒幾句,工作而已,多大點事,不行再找。
隔天。
田香騎著車子去上班,去到廠門口時下意識左右看了兩眼,很遺憾,沒有孟承安的身影。
唉,算了,不想了。
曾晴文既然答應了,就不會食言。
那件事情就算曾副廠長要幫,也得等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估計還要好幾天。
試崗第四天,已經沒人再帶陳勇跟田香出去了。
兩人分工,陳勇去家屬院處理一對老年夫妻離婚的事,田香繼續去弄她的家庭手工業小組。
她要將區裡大大小小的廠子都問一遍,廣撒網,結善緣,就不信找不著活兒。
田香中午飯都沒回廠裡吃,在外面對付了一口,整整忙了快一天,跑了十幾個廠子,啥也沒撈著。
田香心情鬱悶到了極點,回去的時候臉都是黑的。
辦公室只有陳勇在,他勸田香,別瞎跑,這事靠的不是腳力,而是關系。
說到關系,田香有些納悶了,“咱們可是全市最大的廠子,就沒有什麼活派出來嗎?”
社群家屬院四個手工業小組,一個糊火柴盒,一個縫紉機小組做衣服補衣服,還有一個編籃子的跟可有可無施工隊,和他們機械廠完全沒關系啊。
陳勇:“也是有的。”
“什麼?”
“補勞保手套。”
勞保手套!
這是好東西啊,月月都有,量足夠大,爛得用不了的還能自留,到時收集起來能織圍巾跟毛衣。
三裡巷以前也有補勞保手套的小組,那些大娘嬸子們可喜歡了。
只可惜這活兒給隔壁柳兒街道的人搶走了。
田香:“為什麼咱們自己廠裡的東西不派給家屬院,反而給別人了?”
這個說起來有點複雜。
陳勇詳細解釋了一下,大概有兩點。
首先,他們這邊家屬院不靠濱江,沒辦法拿到江邊去洗,用自來水成本高,廠部那邊壓了價。
再有這個活兒有點辛苦,這邊家屬院願意做的人不多。
機械廠的福利好,員工工資綜合起來比別的廠子高,大家也不是什麼活都願意幹。
綜合考慮,這事兒就讓別人做了。
陳勇:“咱們廠裡的勞保手套用得多,每個月都有幾萬雙要補要修的。”
幾萬雙啊,要是全部接下,這怕是全區最大的家庭手工業小組了。
田香等不及了,立馬就去二樓找了蔣主席。
蔣琴聽聞她要接勞保手套的活,笑著搖了搖頭,“這事以前弄過好幾次,最終都沒弄成。”
自己廠裡的東西,如果可以,當然是留給自己人最好。
田香:“蔣主席,這個活我接了,沒打算組織家屬院裡的人做,我只是拿在手裡當個籌碼跟別的社群換一換,弄些幹淨輕巧的活兒回來給大家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