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鎮邊大將軍府,還獲得了天下讀書人稱讚的,還有薑雲瑤。
隻因為薑雲瑤不計價錢耗費,特意送過去的各種物資和藥材,幫助了不少人。
鎮邊大將軍府已經出了如此之多的物資,她個人竟然又運送了如此多的其他物資過去。
連一個小姑娘都能有如此覺悟心係災民,那些隻會在後頭嚼舌根,卻沒有為災區百姓做過一點貢獻的人,有何臉麵指責他們?
抱著這個念頭,莫名有不少讀書人被激起了火氣,紛紛開始歌頌在此次賑災中出力了的所有人。
包括紛紛慷慨解囊的商戶。
在祁月國,原本商人的地位很低。
士農工商,商戶的地位是排在最底下的。
但不管是先前朝廷國庫空虛,供應不上邊關糧草,使得在戰場上拚殺戰鬥的邊軍們差點斷糧,有商戶自發籌糧送過去的行為。
還是現在諸多商戶紛紛伸出援手,救濟災民的行為,都得到了無數讚頌。
無形中,祁月國的商戶們的地位,因此而上升了不少。
在薑雲瑤不知道的時候,因為此,她又得到了無數商戶的感激。
雖然她無意於此,卻在無形中讓他們跟著獲利了。
於是在薑雲瑤不知道的時候,她在商戶和讀書人之間的名聲都越來越響亮了。
連一個十歲的小姑娘都能心係災民,為他們忙前忙後籌措物資,他們這些大人有何臉麵不伸出援手就罷了,還在後頭指指點點?
伴隨著薑雲瑤的聲望越來越高,薑大夫人滿意之餘,也在試圖暗中調動勢力,壓下去一部分有關將軍府的稱頌言論。
她隻想給薑雲瑤造勢,卻無意於把將軍府的名氣也跟著抬高。
鎮邊大將軍府眼下的功勳和地位權勢已經足夠惹眼了,再張揚行事,恐會引來更多禍端。
伴隨著多方的努力,多日後,南邊的暴雨終於停了,洪水也有退去的跡象。
但水患過去,並不代表這件事就過去了。
皇帝力排眾議,最終頒發了聖旨,讓盛知衡留在水患頻發之地治水。
打從皇帝即位以來,天災人禍幾乎就沒斷過。
眼看著前頭的天災剛過,百姓們剛過了兩年安穩日子,現下南邊又爆發了水災。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民間已經隱約有了不利於皇帝的言論,少不得有太後和太皇太後的插手造勢。
不過就算她們不做什麼,連皇帝自己也要懷疑是不是他的問題了。
怎麼他登基之後,祁月國就沒有多少安穩日子呢?
難不成還真是因為他這個皇位來的不正不成?
不過這個念頭也隻是在皇帝的腦海裡轉了一圈,旋即就被他拋開了。
這皇位來的正不正,也與他沒甚幹係。
畢竟當初的他隻想當一個萬事不管的閑散王爺,安心在他的封地裡苟命來著。
他也是被突然從封地裡薅出來,趕鴨子上架的。
他才是最無辜的那一個,想來現下祁月國的不安定,應當與他個人的關係也不大才是。
雖然皇帝不在意這些無稽之談,但他也想做出點功績來的。
不說別的,他也知道自己於政事上的能力有限,現在他隻求能幫助百姓安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