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整個陳家的生意重心都轉移到了榨油坊上,布莊的生意也沒就此落下。
畢竟是陳家祖祖輩輩經營下來的生意和口碑,不能忘本。
丹陽縣出產暢銷的布匹拿到盛京不一定能被看得上眼,但盛京的各種布匹花樣運到丹陽縣去,卻能賣上個好價錢。
於是在榨油坊的生意穩定下來後,陳員外就立時通知族裡人,專門組建了個行商隊伍,來往於盛京和丹陽縣,做布匹生意。
商隊來的時候沒運送什麼東西,倒是幫薑雲瑤運了不少土豆一類的原材料。
薑雲瑤早先讓人運來食材,早在將軍府開辦宴會的時候,就幾乎消耗殆盡了。
沒有食材接上,她這食鋪也開不起來。
不過又承了陳員外這麼大一個人情,回頭總得想辦法還回去。
嗯……不如最近就多研發一點油炸食物吧。
售賣的同時,品嚐過炸貨的美味,也能帶動盛京各家各戶的油類消耗。
給陳員外送生意,也是給自己掙錢麼!
薑雲瑤美滋滋打定了主意,帶著桂枝在新鋪子轉了一圈後,就愉快的定下了開鋪子的日子。
紡織坊的運作已經走上了正軌。
薑雲瑤讓墨竹先代班管事,幫她照看著紡織坊。
眼下紡織坊裡用的,都是薑雲瑤係統田地裡種植的,一月一收積攢下來的棉花。
還有盛家當初在臨山村居住時,薑雲瑤讓易氏在自家買的田裡種下的棉花,收獲後囤積起來,前段時日也一股腦的都運到了盛京來。
這些棉花,足夠紡織坊運作到今年種植下的新棉花收獲都用不完了。
雖然紡織坊現在還沒有收益進項,反而全是大批次的資金投入。
但等到紡織坊開始有收入的時候,那絕對是龐大的入賬金額,薑雲瑤對此有信心。
食鋪的開張,薑雲瑤選了一個黃道吉日。
本打算放串鞭炮,揭開牌匾的紅綢布,就算宣佈開業了。
結果沒曾想薑雲瑤想搞得簡單一點,其他人卻見不得她這麼馬虎應付。
什麼舞獅把戲,全都給安排上了不說,盛知衡還特地提前送來一塊牌匾……
由孟大儒親手題字,沿用了“薑氏食鋪”這個名字,筆畫蒼勁有力,入木三分。
薑雲瑤對字型的研究不深,不太懂的怎麼誇讚,反正就是怎麼看都覺得好,立刻高高興興掛上去了。
殊不知,因為孟大儒親自題字的牌匾,到時候會給她帶來多少不一樣的顧客。
原本薑雲瑤還想沿用當初老店開張時的優惠方式,在第一天剛開業的時候就來個折扣吸引顧客的時候,卻被薑大夫人阻止了。
“傻孩子,在丹陽縣那種小地方,需要用優惠的方式吸引百姓們上門,但在盛京這招可行不通。”
在丹陽縣的時候,食鋪主要麵向的顧客是普通百姓。
想要吸引顧客上門,使用優惠的手段無可厚非。
但放在京城,到處都是達官顯貴名門富紳,最不缺的就是銀錢。
看在將軍府的麵子上,怎麼著都要來捧場的。
要是打折,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折了格調。
別說打折了,就是薑雲瑤再黑心點,把食品售賣的價格再翻個倍,就憑著她食鋪裡售賣的那些小食品類,也絕對客似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