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教授說:沒錯,這就是最簡單的推理。
一個地質學家不需要親眼見到塔卡考瀑布,只從一滴水上就能推測出它有可能存在;使用一枚硬幣就可以測算出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離;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和哥白尼的“日心說”就是用推理的形式提出來的。雖然推理的結論不一定可靠,但卻是發現真理的一條重要途徑。
在刑事偵查中,推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刑偵推理建立在對物證和線索的分析上,然後作出結論。愛迪生公司爆炸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推理案例之一,犯罪心理學家布魯塞爾博士僅僅從兇手的一封匿名信上,就分析推理出這名兇手的性別、年齡、居住地以及患有何種疾病,最終幫助警方抓獲兇手。
梁教授向記者展示了死者魯叔的戒指,記者紛紛拍照。梁教授問道:誰能告訴我,他偷兒媳婦戒指的原因是什麼?
一個記者回答:他可能缺錢吧?拿戒指換錢。
另一個記者說:也可能是當禮物,送給人家。
梁教授說:沒錯,這兩種可能都存在,我們需要排除其中的一種。首先我可以確定的是,被害人的死亡時間是晚上十點左右……
支隊長搖了搖頭:屍體密封在混凝土中,就連法醫都不好判斷具體的死亡時間,梁教授是如何得知的呢?
梁教授繼續說:不同種類食物的消化時間不同,金針菇的消化時間約為兩小時,從金針菇的形狀可以看出,死者的消化功能不好。兇手不太可能在白天將屍體封進混凝土中,畢竟工地上那麼多人。只剩下一種可能,晚上遇害。夏季晚上吃飯的時間加上消化時間,就是魯叔的死亡時間
。並且,我注意到他去發廊的時間,幾乎都是晚上十點左右。
記者問道:偷戒指是為了什麼呢?
梁教授說:晚上十點,金店商鋪都關門了,魯叔不會選擇晚上去兌換成錢。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這枚戒指是一個禮物,送給一個妓女的生日禮物。
梁教授運用的是刑偵推理中的連鎖推導法,在一個證明過程中,或一個比較複雜的推理過程中,將前一個推理的結論作為後一個推理的前提,一步接一步地推導,直到把需要的結論推理分析出來。
事後證明,梁教授的推理完全正確,那枚金戒指是魯叔送給毛毛的生日禮物。
毛毛過十六歲生日那天,魯叔為了討好她,就偷了兒媳婦的戒指想送給毛毛。毛毛後來向警方供述,他們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魯叔:你說我多長時間沒洗臉了?
毛毛:兩星期?
魯叔說:不對。
毛毛:兩月?
魯叔搖了搖頭說:再猜。
毛毛不猜了,覺得很無聊。
魯叔笑眯眯地說:我上次洗臉就是洗澡的時候,過年的時候。今天我洗臉了,還用抹布擦了擦身子。我帶你出去,和你媽說好了包夜,錢都付了。今天你過生日,我還給你買了個金鎦子,你看,喜歡不,妮妮,今天晚上,你是我的了。我要和你xx……
魯叔伸出手,給毛毛看戴在中指上的戒指。
毛毛撇撇嘴說:我不要,銅的,誰知道是真的假的啊。
一個女記者說道:這個魯叔還挺浪漫的啊。
蘇眉回答:魯叔最初是一個暴露癖者,站在黑暗的小衚衕對著下晚自習的女學生暴露xing器官,調查時發現不少女孩都遇到過他。這裡有份筆錄:那天放學,我和兩個女同學一起回家,一個老頭過來,問幾點了?我回答完,老頭說想去廁所,我說學校裡有。我和同學往前走,那老頭說憋死了,看上去很難受,我也著急,就說那快去吧。他就那樣了,他突然脫了褲子,給我們看完前面,還背對著我們撅起屁股,用手摳。當時我們三個女孩嚇得說不出話,嚇傻了,我們哭著跑了……
記者舉起話筒,紛紛追問關於雕刻家的事情。梁教授避而不談,示意包斬和畫龍發言。
包斬說道:兇手是三個人,或者是三個人以上!
一個老記者問道:你是怎麼知道兇手是三個人的?也是推理分析出來的嗎?
包斬沒有回答,畫龍展示箭桿,記者紛紛拍照。畫龍說道:兇手擁有這種弓弩箭桿。
記者都瘋狂了,搶上前繼續追問三名兇手的資訊,然而特案組四人都守口如瓶。
記者招待會結束時,梁教授對眾多記者說:我們想要藉助媒體的力量,規勸兇手投案自首。這是我們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們的耐心只有七天,七天後,如果兇手沒有出現在警局,那麼我們將實施抓捕。即使你跑到天涯海角,即使能躲過短暫的時間,你也將終生背負著通緝令,夜不成寐,直到我們把你抓獲歸案。事實上,我們已經掌握了兇手的詳細資訊,接下來,我們要等的是投案自首,給兇手一個爭取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