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嬴仲景,能始終堅守他的道心。
國主壽辰這日,窗外鑼鼓喧天,街道上的商販們已在攤位上買起粥點。
街道熱鬧非凡,一群宮人擁著幾頂轎子,浩浩蕩蕩地往王宮走去。
嬴仲景掃過最前面的三頂轎子,坐在裡面的想必就是三仙門的主事人。他並未駐足,隨人流進入宮城。
國主接見過群臣後,在鶴臺山召見眾人。
鶴臺山乃皇家聖地,自修成以來鮮少有外人進入。國主佛道雙修,此地供奉著眾多仙家佛門,東西遙遙相望。
國主頗為自豪,國師青徽身穿白袍,蓄著美髯隨侍在國主身側。
嬴仲景在人群後遠遠望去,驚覺國師眼熟,此人竟是前幾日遇見的鐵追風。
鐵追風視線掃過他,頷首示意,嬴仲景忙躬身回禮。
國主帶領眾人進入山中。
傳聞天庭分四庭,中天庭為玄陰聖母辛瑤統管,其餘三位分別為北天帝君藏工、南天地母巫母、東天帝君王長山。
此四位石像與山齊高,極為宏偉。
眾人又走到五座石像下,官員們便知此五位乃天界五君,分掌水火雷星土,其後便是各宮仙官。西山亦有許多洞窟,窟內刻有眾佛石像。
青徽與幾位掌門進入東山後,國主便帶人退出鶴臺山,改道回行宮。
姜泠月傳音:“仲景,將信件送去內宮。”
得了師父命令,他將手鐲藏於袖中。手鐲出現在宮人腰間,隨著宮人進入行宮深處。
趙玉堂雷琴與各宗宗主長老閑聊,姜泠月走到廊下,抓住時機元神出竅。
此時鶴臺山中。
踏雲州掌門古丘,蒼無山門主偃師舟,梵雲寺主持慧敏,以及國師青徽正圍著一尊國主像。
姜泠月本無意打擾,奈何山海石就在石像腳下,只待淩來了取走便是。
青徽道:“諸位,狐妖之事何解?”
古丘道:“狐妖曾附在陛下身上,實在可惡。今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立即殺了它。”
偃師舟卻有不同想法,“古兄不可。先前國師與慧敏大師為從陛下身體裡擒住狐妖已經受了傷,狐妖被封印也有些時日。不如待幾百年後其魂魄受損,再將其斬殺。”
古丘道:“狐妖生性狡詐,善蠱惑人心。據我所知,此狐曾經是七尾狐妖,妖力不俗,萬萬留不得。”
偃師舟嘆氣:“我何曾不想?若將它逼急,我們只有與它同歸於盡才能將它徹底降伏。況且它還有同族。”
古丘最恨妖魔鬼怪,踏雲州有當世三件法寶中最強的兩儀鏡,他又有何懼?
但想到偃師舟口中的幾位妖王,以及眾妖背後的妖帝。一番掙紮,他拂袖道:“也罷,將它封印便是。”
四人結陣,將狐妖封印在石像中。幾人正處於精神緊張之際,忽然察覺遠處出現一名陌生修士。
此人一身綠袍,出手果決,一掌轟向最近的古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