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寒城城門瑣死。
剛攻下城池的大軍,連一口慶功宴的酒都沒能喝上,又得搬著武器登上城牆。
城南城門之下,已經有五萬嚴陣以待的大軍集結,掛著的是趙巖的淡黃色‘西涼’旗幟。
西涼軍不愧是主打騎軍的大大軍,五萬人之中,光是披甲騎馬的就足足有兩萬人,還有一萬弓弩手。
這等配置,應該也算是精銳部隊了。
蕭暮語站在城牆之上,從上往下看。
皇承恩在他身後信誓旦旦,“只有五萬人也敢來攻城,對方的主將怕不是想送死。”
攻城之戰,若是沒有多出守城三倍以上的軍力,基本都是在送死。
除非他們的謀士真的能運籌帷幄的使用計謀。
可蕭暮語這邊可是也有不少謀臣的,別的不說,就是左攻右守的方和,茗盛天下的李登堂,這普天之下,誰的謀略能高過這兩位?
蕭暮語沒有說話,倒是已經穿上一身樸素白衣的李登堂開口道:“若是隻有五萬,自然是不懼的,就怕他還有援軍。”
若是有援軍,這五萬人的目的就不是在攻城,而是讓蕭暮語這邊不得好好休息,養出疲憊,等到他們的大軍來援再一舉攻城。
方和沉聲道:“我若是趙巖,便會讓這五萬大軍佯攻南門,援軍轉而繞路攻打東門或者西門。”
這一招當初攻打西沙城的時候方和就用過,當初分出兩萬大軍佯攻西沙城東門,這兩萬大軍中,其中五千人甚至只是從術客棧調來的散兵遊勇。
而真正的軍隊,則是繞路攻打了北門,同時提前讓甲子乙丑等天階高手秘密入城,攻城之時,故意在城內引起騷亂,分散守軍的力量,一舉攻入城池之中。
李登堂點點頭,沉吟道:“有這種可能,得讓探子好好注意西涼的動向。”
為了守城,蕭暮語所有的軍隊都基本集結在南門了,若是西涼援軍真的從另一座城池突然攻起,蕭暮語想要短時間內調集兵力是肯定來不及的。
必須要好好了解到西涼的動向,提前做好準備才行,畢竟西涼距此處並不遙遠,若是大軍全速趕來,速度較快的騎軍七日就能抵達。
目前兵力不夠,這是蕭暮語這邊最大的窘迫,至於裝備這些,並不是很擔心,用大量銀錢跟萬寶齋做生意,購來的裝備都是上等,雖然在戰甲上有些供不應求,但其他東西都還算是比較充沛的。
李登堂想了想,眯著眼睛看向呂正,似笑非笑的問道:“現如今我們是守城一方,若是西涼真從另一座城門突進,你覺得我們應當如何防守?”
方和沉默,他左攻右守尚缺一道火候,未能將二者融匯合一,這也使得他自己很難破自己的計策。
李登堂似乎急切的想要知道方和的手段,眯著眼睛一直看著他。
兩人的對話,一直被蕭暮語聽在耳中,知道李登堂這是在為難方和,不過卻並沒喲出聲打斷。
方和要是想將攻守之道融匯合一,就必須要如此。
想了許久,實在想不出合適的防守之法的方和有些煩躁,瞪了李登堂一眼,狠狠說道:“我無良謀,但,你有?”
李登堂笑了笑,搖著頭說道:“我所修習的,乃是縱橫捭闔、合縱連橫之法,而你所學的,卻是實實在在的軍略之謀,現如今你返到來問我?”
李登堂的縱橫捭闔,是國與國之間的政治手段,使用外交分化對手或者拉攏盟友,他當初讓蕭暮語豎立名望,就是為了日後能拉攏到盟友的手段之一。
但若是上了戰場,那麼擅使用軍略計謀的方和,自然要比擅長政治穩固民生的李登堂要重要些。
見李登堂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答案,方和努努嘴,輕哼一聲不再說話,心中嘀咕著,比軍謀,你還差!
蕭暮語在前方蹙眉,沒個好的對策,若是趙巖真打算這樣做,又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