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一走,這隻剩下蕭暮語的枯峰愈發冷清了,少了入夜後呂正那震天的呼嚕聲,蕭暮語一時間還有些無法適應,一想到明天又要離開枯峰,蕭暮語心中反而有幾分不捨。
並不是這冷清的枯峰有多好,只不過蕭暮語呆在這裡的時候,可以心安理得的偷懶,每天在各個群峰之上游蕩,美其名曰尋找可用之才,實則是在太阿宮之中,沒有那麼多的心機計算,不用擔心明日醒來就會被兵臨城下,也不用擔心走著走著就冒出一個無法比擬的強者將自己斬殺。
蕭暮語享受這種愜意的日子,打心裡不想離開。
站在狂風呼嘯的視窗前,看著這一片寂靜恍若無人的枯峰,蕭暮語深吸一口氣,發出一陣若有若無的苦笑。
白天跟那白鬍子長老說,第二天就離開,這個看似空口無憑的承諾,在某一層次,其實是蕭暮語答應了豐祺嵐的戰書。
明日出學宮,必有一場惡戰!
給李尋仙報仇,就要光明磊落的報!
不止是李尋仙,還有死在皇城西邊密林的兗州都尉步立成,終有一天,蕭暮語會率領百萬雄師闖入西涼地界,為步立成報仇!
收了思緒,蕭暮語剛想關窗修煉,恰好此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蕭暮語稍稍疑惑,收了關窗的念想,抬頭向小院門處張望一眼。
這個時辰,還會有誰過來拜訪?
想著,還是下樓,將院門開啟。
瞧見縮著身子站在門外顫慄不止,頭頂粘帽和身上厚重長衫都掛著白雪的李登堂,蕭暮語不由的一愣。
當今當之無愧的謀略大家,縱橫捭闔之術鮮有人比的李登堂,乃是各個國家以至勢力都想拉攏的物件,無數身份顯赫之人爭相拜訪,但都難以請動這位僅僅二十來歲,只喜歡讀書、喝酒、看天下的李登堂。
上一次蕭暮語離開太阿宮之時,曾跟李登堂在閣樓之頂,明月之下對飲商談,當時李登堂便給他指出了自己的多條錯誤,更是指明瞭蕭暮語離開太阿宮後,因該先建立威望的明路。
出去將近兩年,蕭暮語可沒忘記他的叮囑,在青陽鎮為災民請命,決絕饑荒之苦,在天南城,解決麻志鑫等人的外邦之患,防止天南城被外邦侵蝕,在星月國,幫助星月國皇室恢復正統,在天陵城,一人救一城,豐功偉績。
論說聲望,蕭暮語現如今應該已經是賺夠了的,可若是按照李登堂當初的設想,蕭暮語聲望足夠,就應該有良臣來訪,可至今,蕭暮語卻沒見到一兩位親自上門的良臣。
蕭暮語腦海之中思緒萬千,李登堂不由的苦笑一聲,因為天寒,聲音都有些顫慄:“殿下不打算進去賞我一口酒喝?”
蕭暮語的思緒猛的被拉扯回來,連聲抱歉,將李登堂請入自己的閣樓,燒起取暖用的火爐。
李登堂坐在火爐邊上,雙手放在炭火上邊不斷烘烤,隨著氣溫升高,李登堂身上的顫抖也終於停止,面色變得紅潤,舒舒服服的撥出一口暖氣。
蕭暮語坐在李登堂對面,說道:“回太阿宮之後,第一時間就打算去拜訪先生了,結果國策峰上的人說,先生正在閉關研讀一部古冊,不想被外人打擾。”
李登堂笑著點點頭,卻是有些心不在焉的說道:“一部春秋剛出土的古冊,夢遊蝶影的莊子所著,忍不住攻讀了些許時間。”
蕭暮語看著李登堂這眼睛悄咪咪的張望四周,喉嚨忍不住吞嚥口水的模樣,頓時便知道了他上門的原因。
這酒癮,又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