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啟21年,即1979年8月初,在火星“黑石”聯合體和藍星聯合政府機器人大發展的同時,天啟共和國的成天啟也在思考一件超長期規劃————即對小行星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此專門召開了一次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研討會。
參會的有天啟科學院人工智慧研究所、航空航天研究所、材料研究所、核能研究所、小微型機器人研究所、地質研究所、掃描探測與訊號傳輸研究所等科研部門,以及天啟軍部情報部門負責人。
“今天召集大家來開會,主要有兩件事情,一個是人形機器人的進一步探索,一個是對小行星帶的開發利用問題。我是這樣想的,咱們天啟共和國現在已經擁有了長度在252米級別的“玄武”大型星際貨運飛船,並且月球的大開發計劃也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中,隨著星際戰艦和星艦運輸艦的大量建造,以及各類機器人的大規模生產製造,到後面我們的機器人軍團數量和生產力都會大爆發,並且會很快超越天啟龍族的人工產出,隨著機器人大軍的指數級擴充,和大型星際貨運飛船的數量增加,早晚我們要開發諸如木星、土星、火星、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這些太陽系的各大行星資源”。
“到時估計一艘“玄武”星際貨運飛船就能攜帶各類機器人大軍在幾萬到幾十萬之多,同時星際運輸艦的數量規模也許會增長到幾千艘到幾十萬艘之多,而如此之多的星際運輸艦和超多數量的機器人軍團必然對原材料的需求成爆發式增長,我個人保守估計就單單各類金屬的需求量就會達到上100億噸級別。而太陽系幾大行星上各類礦產資源是不均衡的,部分稀有金屬和貴金屬、有色金屬的含量也是不確定的,所以小行星帶的大量高濃度稀缺礦產資源應該是值得我們嘗試開發的”
“所以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成天啟開啟了話題。
“個人認為,如果咱們天啟共和國要進軍小行星帶,就要開發新的航天器和飛行綜合體,類似“玄武”那樣的大型航天器在小行星帶很容易發生碰撞受損,所以應該是一種小型的航天飛行器,同時又要具有獨立靈活的著陸特點和移動功能,類似衛星和月球車那樣的移動裝置又不夠靈活,個人認為——人形機器人是比較適合的參考模式”航空航天部門負責人首先說到。
“並且這一航天飛行體應該具有自主靈活的人工智慧操控系統”人工智慧部門負責人接著說到。
“在能源動力問題上,咱們的小微型核動力裝置已經成熟,我看結合太陽能供電裝置,小型星際探測飛行器可以選用組合動力”核能研究所負責人說到。
“同時在材料上我們可以選擇輕金屬合金作為主體材料”超輕鎂合金superigoy)是結構金屬材料中最輕的一種合金,主要指鎂鋰合金。具有密度低、強度高、塑性和韌性良好的特點。)材料研究所負責人建議到。
“我看還可以進一步搭配太陽能甲蟲機器人這樣的微型爬蟲機器人來提高,航天飛行體的掃描探測效率”小微型機器人研究所負責人說到。
“我建議咱們應該優先尋找大小適中的小行星來開發,先期可以從很小的小行星開始積累經驗”地質研究所負責人說到。
“同時應該大量發射中繼衛星,來作為該小型航天飛行體的訊號放大與中繼支援平臺,同時在距離地球較遠的小行星帶邊緣可以駐泊若干艘綜合維修補給飛船,既可以對衛星進行維修,也可以對出故障的小型航天飛行體進行維修支援”訊號傳輸研究所部門負責人說到。
“如果可以,這些小型航天飛行體也能當做未來在地球外圍遠距離的偵查前哨,如果有外星文明到來或者外星物種入侵,數量巨大的該小型航天飛行體會是很好的預警力量”軍部情報負責人建議到。
成天啟一邊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一邊讓人紀錄下來,最後經過反覆協商論證,一種全身藍色外型的核動力人形機器人————藍姬,被規劃確定下來,而整個對小行星帶的組合航天飛行器的發射和探測計劃被命名為————前哨計劃。
計劃中要在未來製造,並透過太空“玄武”發射數十萬“藍姬”核動力人形機器人到達小行星帶那裡,以及數量上萬的中繼衛星,以及數量上千的無人中小型綜合維修補給飛船。
整個核動力藍姬高2.5米重1506公斤,配置人工智慧操控系統,具備一定的機器自主意識和資訊傳輸加密演算法,安裝有一臺微型核能推進器,可以攜帶100公斤的核原料,同時身體外部包裹有輕質太陽能面板材料,四肢具備獨立懸浮推進,可進行前後上下左右各方位的行進。在小腿和胳膊處進行了加粗設計,內建26只甲蟲探測微型機器人,同時藍姬也裝備有微型地質掃描探測和通訊裝置。而完全人形化設計,讓她可以在各小行星上抓取樣品和攀爬行進,同時在臨近“藍姬”人形機器人之間透過互聯互動端子來協同交換資訊。
由於天啟共和國人形機器人已經比較成熟,只要在外型和結構上改動即可,所以在天啟21年9月21號這天,第一具“藍姬”小型人形機器人航天飛行體制作測試完成,搭乘向月球進行補給的太空“玄武”大型貨運飛船,在拉格朗日點脫離“玄武”號大型貨運飛船,啟動核動力推進器,以50倍音速飛向了小行星帶,將在388小時後——即16天后到達小行星帶。
喜歡遠古的崛起請大家收藏:()遠古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