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啟把煉化出來的第一塊條形鋼,利用小型機床,做了一些鐵鍬,鎬頭,斧頭,鋸條,刀具,鐵尺,鐵釘等常用工具,加上之前儲備的木材,石頭。開挖並建成了第三塊地基,建造紙廠、銅冶煉廠、塑膠廠、製鹽廠。上面的工廠因為原材料受限,全部都是小型化,包括之前的焦炭廠、鋼鐵廠、水泥廠、機械加工廠。基本就是隻有一個很小的規模和佔地,但是成天啟因為有領先這個時代很多的文明樣板可以借鑑。決定從長遠超前規劃整個首都平原的構造。
已經讓特蕾莎的策劃部,丈量和規劃出了政務區、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娛樂區、科研中心、學校、圖書館、體育場、醫院、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原料儲備基地、發電廠、港口,飛機場、公園、軍務基地、大型星際飛船發射駐泊基地、星際材料中轉隔離試驗儲備基地、機器人專用停泊區及其他3級文明發展需要的組織機構預留用地,比如現在的八大工廠,就是佔地面積非常大,暫時只用了很小一部分。包括道路規劃和市政規劃也已經基本規劃完畢。
而這其中造紙廠是優先選項,僅次於水泥廠,優先建成。
樹木變成紙張需要7大步驟:
1原料去皮,這裡用木頭做原料,把木頭放進成天啟自制的滾筒扒皮機去掉樹皮。
2切削,把去皮後的木頭放進切削機。
3碎木蒸煮,把碎木片放進蒸煮器,接著用大量清水對紙漿進行洗滌,並透過篩選和淨化把紙漿中的粗片,節子,石塊及沙子等除去。
4隨後利用打漿裝置進行打漿,紙漿送入造紙機,變成溼溼的紙漿帶,其中的纖維會被滾筒輕輕的壓在一起。
5水分擠壓,紙漿沿著帶子移動,再去水,變得更緊密。
6熨壓,用表面光滑的滾筒,將紙張的正反兩面熨壓光滑。
7裁剪,最後將紙張放在機器裡面裁剪成標準的大小,這樣紙張就製作好了。
上面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點難度的。前面三個環節比較好操作,而打漿,水分擠壓,熨壓,就是一種流水線操作了,因為沒有電力,只能全部靠人力或者單獨的小型裝置來操作,為此成天啟把鋼鐵廠冶煉出來的第二塊條形鋼,做了三個微型蒸汽機和一個蒸汽熱烘乾機。這樣第一個小型造紙廠建成投產了。而這已經是穿越過來的第四個月底了。
在第五個月的中旬,造紙廠累計生產了長260毫米,寬185毫米的16開書本,共150多本,對於這個結果成天啟覺得還是太少了。但是現在用鋼鐵的地方實在太多,比如建造鸚鵡嘴龍的住房需要鐵絲和鐵釘,機械加工廠還在試驗各種模具,和打算建造新的大型機床,製鹽廠需要的蒸發罐也需要鋼鐵,水泥廠製造水泥需要鐵粉,各個生產線需要鋼鐵,往返於各個廠房之間的鐵輪木箱運輸車需要鋼鐵,焦炭和鋼鐵廠同時也在擴大規模。)
這些書本除去分配給各個部門,各個鸚鵡嘴龍和用於記錄原料和生產成品資料,記錄天啟大事件等必須用處,只剩下大約30本左右,為了印製教材,成天啟決定跳過銅板印刷,雕字印刷,活字印刷,自己在銀河系蒂亞文明中找到一種古老的水泥成型刻板,製造鐵板文字模具的印刷方法可以理解為批次的多印章印製方法)。
加上之前用石灰石加熱後溶於水,乾燥製成的粉筆、黑木炭混合黏土反覆燒製成的鉛筆、後期發展成熟,用瀝青煉製石墨石,進而製作石墨粉混合黏土代替)已及用木石柱結構建造的一間大教室,天啟文明的第一所簡易學校成立了,而在這之前成天啟已經透過策劃部宣告使用方塊字來作為天啟文明的第一語言,按照作四休三的制度,每逢鸚鵡嘴龍休息的時候,都要來學校學習方塊字文明。
教材中包含:方塊字語言組詞造句特點,初級數學知識,初級物理知識,初級化學知識,藍星的地理分部簡介,生命物種的發展簡史,天啟基本國策和文明道德規範,天啟文明部門構成特點,天啟文明近三年的短期規劃概要,初級工業化需要的各類人才種類,簡單的統籌方法,已及後來頒佈的《天啟法典》等內容。成天啟是打算把他們當做種子培養,後期充實各個部門。
成天啟對科技和教育相當重視,可能是因為自己經過銅鐘塔巢的科技進化才有的今天,也有銀河系多元文明大融合的啟發。不管腦波通訊科技多麼的發達,一個文明最終還是要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而當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來自高等文明的模仿借鑑會越來越少,源自本國文化的長久源動力會更加閃耀。懷著這樣的理想信念,成天啟之前經過多次練習)鄭重的在鐵製黑板上寫下拼音字母和“天啟”兩個字,來大家和我一起讀。。。。。。
下一章,貴金屬礦和鑄幣,更精彩,敬請期待。
喜歡遠古的崛起請大家收藏:()遠古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