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啦!古板教授。”喬小暖吐了吐舌頭,從陳教授手中接過錦盒,大搖大擺走出會議室。
……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內,喬小暖都待在自己專門找的修復室內。
兩張半人高的紅漆實木桌上,她將《江春寒暮圖》鋪開。
細細檢視上面的破損位置,還有蟲洞的程度。
古畫修復,講究的是“洗揭補全”四道工序。
每一個步驟都必須不疾不徐,小心細緻。
使用浸泡過開水的排筆淋洗古畫時,既要注意將表面的汙漬去除,又要小心過度的水流損傷畫面的紙質纖維。
需要極致的耐心和超強的嫻熟技術才能夠掌控自如。
喬小暖使用羊蹄刀輕輕刮開古畫最脆弱的原色紙張,呼吸都變得異常謹慎。
她的目光一動不動,只盯在細微之處,常常一個姿勢就需要定住七八個小時左右。
頭髮由於三天的連軸轉亂成一團,衣服有了酸臭味也渾然不知。
就連秦炳睿帶著食盒來找她,也被她拒之門外。
獲得陳教授的肯定,順利參加古畫修復大賽固然重要,但倘若一卷垂垂老矣的畫卷能夠在她的努力下重獲生機,贏得矚目的機會,那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小時候學習修復時,總是被說定不下心,但是那一張張修復之後大光異彩的古畫卻給了她堅持的理由。
她的師父雖然出身鄉野,卻也參與修復了幾項大型的夏國文物啟動專案。
具體名字喬小暖也不記得,只知道自己平時都是喊師父“老頭兒”。
三天後。
修復所會議室內。
依舊是那幫報名的人。
今天是參加首輪試煉的日子,評審組會挑出一些較為簡單、年代為近代的畫交給參賽者進行修復,篩選出不合格的人選。
大家今日除了參加試煉之外,更想看看喬小暖和陳教授的賭約兌現。
眾目之下,喬小暖展開畫卷。
一江春水緩緩溪流,烏金折射出金色餘暉,照耀于山林間,春日的末寒和即將到來的暖交融,好一幅意境絕美的山水畫。
參加比賽的人爭先恐後觀賞,陳教授卻十分嚴謹,叫來了鑑定專家。
鑑定專家點頭,認定是真跡。
“沒想到這學渣真的有本事,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
“這外面來的野路子可要把教授的親傳弟子給比下去啦!”
“短時間能夠如此巧手,實在是高手啊!”
孟廣元在角落聽著誇獎喬小暖的話,心裡的嫉妒越發嚴重,然而實力說話,現在他也只能低頭裝著孫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