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皇后好言好語勸了一會兒周珏,就讓她回去了。
周珏剛一出去,沈周就帶著林嬤嬤進來了,“皇后娘娘,林嬤嬤來了。”
“好,”鄧皇后很疲憊地揮揮手,示意沈周去外面看著,留了林嬤嬤在屋裡說話。
她在宮裡多年,卻沒攢下幾個心腹。不是被鄧太后東打一槍西打一槍地給拆了,就是被肅宗遣散了許多。
做主子要恩威並施,才能留住人心,讓他們死心塌地給自己賣命。可是恩威並施這一條,鄧皇后很難做到啊。就算她想施恩,也被上頭那兩位給弄的毫無威嚴可言。
所以,過了這麼些年,鄧皇后身邊,只有兩個心腹,一個就是照顧她長大,又陪她進宮的林嬤嬤,另一個,就是現在守在門口的沈周。
沈周原是書香門第出身,跟乾清宮的劉芳經歷相似,也是家人捲入舊案,連累了全家。沈周年幼,被人買走之後,輾轉幾次,最後淨身進了後宮做內侍。
跟高調敏感的劉芳不同,沈周乍一看,像極了讀書人家的子弟,儒雅沉穩。連肅宗見了,都誇過幾句,說他不愧是吳興沈氏的後人。
沈周的祖上原是江南人士,後來曾祖父一代北上在濟南做官,這一支後人就留在了山東。出事的,就是沈周的叔祖父,全家人被太祖皇帝下旨押解進京。男丁被殺之後,剩下老弱婦孺,全部發賣。
沈周就此流落京城,因為年幼,買去也無甚用處,輾轉幾手之後,最後進宮做了小宦官。
沈周和劉芳等人,年紀都跟肅宗差不多了許多,按理說,沈周為人比劉芳更出眾,很可能選到肅宗身邊。
可是,偏偏那會兒的後宮,權力掌在賀太后跟賀皇貴妃等人手中,也不知道賀家的人,為什麼對沈周十分不喜,沈周在後宮,就只能在浣衣局一直待到賀太后去世。
之後太宗清算宮裡賀家勢力,沈周作為一個受了賀家冷眼的內侍,自然得到提升,被送到了當時還是三皇子妃的鄧皇后身邊。
自古江南多名士,沈周一到鄧皇后身邊,就成了鄧皇后的主心骨,或者說,成了軍師智囊的角色。
後宮這些年,自從肅宗登基之後,鄧太后跟肅宗兩母子的明爭暗鬥,鄧皇后一次都沒糾纏進去,就是沈周的功勞。
人家的家裡面,多半是婆媳互懟,兒子夾在中間為難。可這天家,卻是太后跟皇帝鬥法,皇后坐山觀虎鬥。
內侍都有自己的訊息通道,肅宗要做成英王和鄧潔的時候,沈周也第一時間得到了訊息。
鄧皇后聽說之後,十分欣慰。她嫁給肅宗多年,夫妻感情說不上多麼深厚。可是在太子一事上,他們這對父母的態度是完全一致的,絕對不能讓鄧家再塞一個女兒過來了。
只是,沈周一句話,就打破了鄧皇后的美好願望。他指出,就算肅宗成功把鄧潔塞給英王,鄧家也能趁著婚事沒公佈之前,讓鄧潔悄無聲息的沒了。
鄧皇后畢竟也是鄧家出來的,對這樣的事情,並不覺得奇怪。可是這樣一來,肅宗的努力,豈不是成了白用功。
沈周又說,若是鄧潔沒了,鄧家最合適的,就是二房的嫡女鄧淑,不如把她也給牽扯進去,讓鄧家暫時沒有可嫁的人選。
所以,林嬤嬤去真君觀,就是為了做成此事,一箭雙鵰,同時退去鄧太后的第二個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