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石安出門去訪龍川先生了,英王帶了萬勝,還有兩個貼身侍衛,也出了客棧。
此次南下,英王沒用皇子的身份,對外只是個京城的貴公子,和同窗一起遊學。有謝石安這麼個“同窗”做掩護,他的皇子身份,倒是藏的很好。
萬勝雖然是個內侍,只是年紀尚輕,不過十六而已。即使長的不夠男子氣概,人家也不會輕易聯想到宮中宦官身上。畢竟,十六七歲的少年,有些的確還沒脫了稚氣,看起來雌雄莫辨,也不是什麼怪事。
四人出了客棧,就往大明湖的方向去了。大明湖是濟南名勝,外鄉人來了,第一個就衝著它去。學子來濟南,自然也不能免俗。
所以,英王一行,十分正大光明地到了大明湖畔。這會兒已經十月中旬,氣漸漸往冬的方向去了。只是一湖碧水,滿霜葉,偶有鷓鴣飛過,這深秋的寒意,已經開始入骨。
英王攏了攏身上的披風,看著不遠處的歷下亭,人來人往,更有不少文人墨客,抬頭去看那亭上的詩句。
“公子,要吃梨嗎?”一個七八歲的孩,提著一籃子鴨梨,湊到英王身邊,“這是我們萊陽的梨,生津止渴,公子來一個吧。”
孩穿了身褚色短衣,這時節還露著腳踝,穿了雙草鞋,腳上泥濘。
萬勝一皺眉,剛打算趕人,英王卻擺擺手,示意孩給他一個梨。
孩很是高興,趕緊挑了個整齊的,用袖子擦了再擦,遞給了英王。誰知萬勝中途給攔下了,一手接了梨子,一手給了錢。
“謝謝公子,公子吉祥萬福!”這孩子得了銀錢,就拎著籃子,一溜煙,跑的沒影了。
英王一愣,吉祥萬福,這是那人約他見面的口訊,怎麼這賣梨的廝,也知道這句話呢。
雖吉祥萬福是句常見的吉利話,可一個衣衫破爛的賣梨廝,多半不會這話。是偶然,還是那人派來的。
出京之時,那人只讓他到歷下亭西北方五十丈候著,卻沒什麼時候來,來見他的又是什麼人。
英王等人在水邊已經等了快大半個時辰,裝作觀賞風景,卻被湖上的風,也吹的夠嗆了。
萬勝知道,王府裡一直有人偷偷給英王留信。英王也讓他查過,究竟是誰幹的。可萬勝查了許久,一直沒有訊息。至於那人跟英王了什麼,萬勝更是一無所知了。
只是,萬勝自服侍英王,他的反應表情,萬勝十分熟悉。莫非,剛才賣梨的廝有些古怪?
“主子,要去追那廝嗎?”萬勝問。
英王搖搖頭,把梨子丟給了萬勝,“我們走吧。”
他信得過萬勝,卻信不過另外兩個侍衛。這兩人是宮裡派給他的,雖然眼下看來比較忠心,可到底,宮裡的肅宗和太后,才是他們的主子。
英王自然也知道,剛才的廝有些古怪,多半,很可能是那人派來的。他雖然是個不受寵的皇子,出宮的一年,在這人手下,卻學得不少文韜武略。
這會兒再讓他庸碌無為,做個太平王爺,英王已經不怎麼願意了。這下那麼大,看過的人,如何捨得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