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科也盯著檢測器螢幕看了許久,然後走到旁邊放著的計算機前,調出之前的監測記錄。
點開,裡面算是一些看不懂的程式碼,埃科也看不出來,那些研究員到底能從這裡面看出些什麼秘密來。
“我之前給伊芙傳送過去讓她看過了,資料有傳送過的痕跡,也許這些並不是給研究員看的。”埃科說道。
可傳送出去又有什麼作用?
之前他就試過了,連伊芙研製的系統都沒辦法解碼這些程式碼,他不覺得其它的電腦系統能做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似乎是看出了埃科的疑惑,簡思捷說道:“傳送出去也許連線的並不是電腦,而是人腦。”
埃科瞳孔微縮了一下,“你的意思是,相同頻率腦電波接收?”
曾經就有人提出過這樣的理論,說具有相同頻率腦電波的人之間,能接收到對方傳出的腦電波,從而知道對方在想些什麼。但這個理論一直沒有被證實過。
眼下看來,也似乎只有這麼一個可能了。
問題是——
“什麼樣的人才能擁有相同頻率的腦電波?”
簡思捷想了想,“雙胞胎?”
雙胞胎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心電反應,曾經就有研究表明,那是取決於雙胞胎之間的腦電波頻率有多相似。
“所以說,這顆大腦的主人,和接收它腦電波的人,很有可能是雙胞胎,或者是直系親屬?”
“是有這個可能,”簡思捷將視線移向大腦,“你說,如果我們取一點它的組織來採集dna,會不會有危險?”
埃科搖了搖頭,“最好還是不要,它畢竟不是在人體的頭顱裡,脆弱得很,隨便開啟培養皿,我擔心它可能會承受不了。”
就在這時,大腦似乎醒了過來,腦電波的反應增強不少。
“醒了?”簡思捷聽到動靜,走到檢測器前,看著那些曲線瞪大了眼睛,“它看起來……似乎很高興?”
埃科也跟著走了過去,可那些曲線很快就平復了一下。
怎麼會這樣?
又看了看那顆大腦,莫名的,一個想法在腦海中閃現。
埃科緩緩開口問道:“你認識宋瑤臺?”
話音剛落,曲線又產生了變化,似乎在對他的話進行回應。
簡思捷錯愕地眨了眨眼睛,“它還能聽見聲音!?”
雖然不知道它回應的是什麼,但這應該確實是聽到了埃科的話,然後在做回應吧?
埃科眸光微閃,抿了抿唇,“我覺得它可能認識原來的宋瑤臺。你去聯絡一下蔣煦瀚,讓他儘快弄過來一部腦連線組學儀器,等伊芙那邊忙完了,讓她實時檢測它的情緒。”
腦連線組學是在去年興起的一個新學科,透過採用多模態神經影像技術和網路分析方法,描繪活體人腦的結構和功能連線模式的學科,從而讓人能理解大腦的資訊處理單元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他對這一方面都沒什麼研究,最好還是讓伊芙跑這一趟。
尤其是這個能聽見聲音這一奇怪的現象。
人之所以能聽見聲音,是外界的聲音順著外耳道傳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這個振動透過聽小骨傳到耳蝸,再透過聽神經將資訊傳入大腦,而不是大腦直接去聽。
沒有鼓膜和耳蝸,大腦是不可能‘聽’見的。
所有的工作都分工好有序地進行著。
那些實驗體資料上並沒有標註他們的姓名,只有年齡和最初的身體狀況。
結果卻讓人有些失望。
從實驗開始到現在,差不多有八年的時間,警方查詢了近八年的人口失蹤記錄,竟無一人和存活者符合。
也就是說,這些人失蹤了,並沒有任何人報過警。
極大的可能性,這些人都是流浪漢或者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