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早做準備
晨鐘剛過三響,青山書院的青石板上還凝著露水。
李燼抱著書卷穿過迴廊時,忽然聽見箭矢破空的銳響。
他循聲望去,只見校場中央立著個陌生少年,一襲月白襴衫被風鼓起,三支羽箭接連離弦,竟在空中連成一線,最後一箭正中百步外楊樹上的銅錢方孔。
“好箭法!“李燼脫口而出。
白衣少年轉身,陽光在他眉間跳躍。約莫十三、四歲年紀,面如冠玉,唯有一雙眼睛黑得驚人,像是能把人吸進去的深潭。“在下蔣淮升,昨日剛入書院。“他拱手時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一道猙獰疤痕,“兄臺是...“
“李燼。“他不由多看了那傷疤兩眼,“蔣兄這手連珠箭,我在荊州從未見過。“
“隴西軍中慣用的技法。“蔣淮升隨手將弓遞給他,“李兄試試?“
弓弦入手冰涼,李燼卻摸到握柄處細微的凹凸——刻著個小小的“蔣“字。
他忽然想起昨夜阿姐的叮囑:“近日書院若來了姓蔣的學生,務必當心。“
“怎麼?“蔣淮升湊近半步,身上有淡淡的藥香味,“李兄臉色不太好。“
李燼搭箭的手微微一頓。“無妨。“他屏息拉弦,箭矢卻偏了三寸。
“手腕要再抬高些。“蔣淮升忽然從背後環住他,手指覆上他握弓的指節。
這個姿勢讓李燼後頸寒毛直豎——太像幼時先生教他寫字時的情形。“就像這樣...“耳畔聲音帶著笑,呼吸卻平穩得反常。
箭離弦的瞬間,李燼分明感覺到身後人的心跳——規律得像在數算著什麼。
銅錢應聲落地。
“李兄果然天資過人。“蔣淮升退後時,袖中滑出塊玉佩被他迅速抄住。
但李燼還是看見了——羊脂白玉上雕著半條龍尾,正是昨日阿姐給他看過的東宮舊物圖樣。
鐘聲又響,這次是早課的訊號。蔣淮升笑著替他拾起書箱:“同去?“
.......
藏書閣西窗下,裴姜指尖的茶已經涼了。她透過窗欞望著校場上那兩個並肩的身影,手中密信皺成一團。
信是崔雲舟清早送來的,上面詳細記載著蔣淮升的來歷。
“姜娘,要攔著公子嗎?“身後史那低聲問。
裴姜搖頭,蔣昊之派胞弟接近航弟,定是有所圖謀,眼下不宜打草驚蛇。
蔣昊之突然出現在荊州,她便覺得此事蹊蹺,此人所謀甚大,斷不可能只是臺面說的來投靠李家。
此時長安已被攻陷,燕軍佔領長安後,前朝聖人已經帶著幾名王子逃到了南邊,局勢動蕩。
蔣昊之已經不再是掛名的洛陽刺史,更沒有了官職在身,不知道眼下是為誰在辦事,他此番將胞弟安插到李燼身邊,怕是其中的一步棋。
裴姜和崔雲舟有共同的擔心,李燼雖心思細密,但始終只是個十三歲的少年,怎有與蔣昊之周旋的本領,此番蔣淮升入局,便是蔣昊之故意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