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荊州
此時唐軍節節敗退,許多舊部無處可去,只能零散地藏身於各地。
崔雲舟借機招攬這些人,向他們承諾只要願意效忠李燼,便可提供糧餉與安置之所。
這些流亡將士雖已身處困境,但骨子裡仍存忠義,尤其是在得知李燼的身份後,更是紛紛願意效忠。
荊襄地區雖然有唐軍駐守,但各地守軍並非鐵板一塊。
崔雲舟暗中接觸那些對朝廷失望的將領,利用人情、金銀與未來的承諾,逐步策反部分地方守軍,使得他們的勢力愈發壯大。
冬日的江風凜冽,商船穿行在江面,桅杆上掛著各家商行的旗幟,在灰濛濛的天空下獵獵作響。
裴姜立於船頭,披著一件素色鬥篷,目光平靜地望著前方的城池。
荊州城依江而建,城牆高大,遠遠望去,街道縱橫交錯,商賈往來繁忙,一派繁榮景象。然而,她心裡清楚,這座城池的表面雖平靜,底下卻暗潮洶湧。
“裴娘,已經到了。”崔雲舟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在前不久已經將放妻書給到了裴姜,阿兄一年的守孝期已然結束,裴姜眼下是自由身。
她轉過身,看著站在身後的男子。
崔雲舟身披一件玄青色長袍,腰間束著一條黑色革帶,顯得頎長而挺拔。
他的神色一如往常的沉穩,眉眼間卻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心裡卻道終於不用坐輪椅的日子可真好。
“嗯。”裴姜輕輕應了一聲。
自太原南下,他們已在船上顛簸了半月有餘,如今終於到了荊州。接下來,他們要在這座城裡立足,為未來的局勢鋪路。
但他們二人都清楚,這絕不會是一件輕松的事。
荊州城中的繁華與北方不同,水路四通八達,商賈雲集,坊間酒肆茶樓數不勝數,販夫走卒們口音各異,街頭巷尾的訊息傳播得極快。
裴姜並未急於行動,而是選擇低調行事。她以商隊東家的身份,租下城中一座舊宅。
此前到來的希羅和薛眴父子則住在他們的隔壁,眼下已經按她的吩咐,開設了錢莊和藥鋪。
而崔雲舟,則在城中暗中招攬人手,尋訪流亡的舊將,同時探查荊州軍隊的虛實。
兩人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將來北上做準備,但他們在具體的手段上,卻常常意見不合。
“你打算收購糧食?”一天夜裡,崔雲舟看著裴姜賬本上的數字,眉頭微微皺起。
“糧食,藥材,鐵器,凡是能用到的,我都要囤積。”裴姜淡淡道,“現在戰亂未至,糧價尚算平穩,等局勢更亂時,手中有糧,就能換來更多的東西。”
崔雲舟放下賬本,神色微沉:“你太急了。”
“我不急,是局勢在逼我們快些行動。”裴姜抬眸看著他,“小叔,你知道的,我們沒有太多時間。”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錯,都沒有退讓。
“你已不是我的嫂嫂。”崔雲舟一句話,讓雙方都頓了頓,裴姜低下頭,不再說話。
他們早已習慣了這種拉鋸般的爭執。從太原到荊州,裴姜做事果斷,擅長佈局,而崔雲舟則更謹慎,善於隱忍。在計劃的推進上,她更傾向於快刀斬亂麻,而他則更注重穩紮穩打。
有時,兩人也會因理念不同而冷戰數日,但無論如何,他們始終站在同一條路上,並肩前行。
荊州的夜晚,燈火璀璨,沿江的酒肆裡絃歌悠揚,街頭的茶館裡人聲鼎沸,講書先生們高談闊論,述說著戰亂中各方的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