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詭的思想和混亂的猜測充斥著靳天羽的思緒,這究竟是什麼原因,為何同樣看到了這張人皮,卻是李小和學到了武功真諦,而自己走火入魔。靳天羽極不甘心,他勉力支撐著身體,又望向那張人皮。他瞬間明白了一切,而這一切難道就是天意嗎?
那張孤竹君的人皮竟然是反著扣在冰河表面的,也就是說本該正面看到的經脈執行,在靳天羽看來卻是截然相反的,他真氣逆行,經脈混亂,一時間得到了增強功力的效果,卻瞬間就會被逆行真氣損壞經脈,而程桐也心有餘悸,幸好自己並未去按照那人皮上的經脈去行運真氣,否則必然也會同靳天羽一般下場。
而此時李小和也朗聲笑道:“我本來從冰峰跌落,被冰河封存在冰面之下,想必是不能活命了。幸好有護體郢息抵禦寒氣,在水下將體能封閉,不至於那麼快就死去。如今卻機緣巧合,在水下投過冰面看到你那張人皮經脈,體內真氣順流而走,直接爆發出驚人內力,還真是要感謝你這個彈指堪將參商合的靳先生了。”
李小和說道這裡,靳天羽也是追悔莫及卻又無言以對。自己那張人皮放反了,正好李小和在冰面之下所見到的就正是正確的方向,正確的經脈執行,也是他一直以來要解決的孤竹遺風譜最後的內功法門。這是命運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是燭然的所言到破了人生機關還是說本來就天妒英才,自己機關算盡到頭來卻為李小和做了嫁衣裳,這讓靳天羽一陣氣血攻心,無法言語,老遠一口血噴出,栽倒在冰雪之中。
這時候程桐竟然毫不猶豫,飛身而起將靳天羽托起,李小和雖然身在空中,霸氣的俯瞰眾生,但是眼前的一幕卻也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他長了一下嘴,本來想喊一聲:“程桐兄弟!”但是這一幕又讓他無法開言,李小和只覺得自己眼前的那個程桐已經不是當初患難與共不避生死的程桐了,或許他仍舊是一個嫉惡如仇的漢子,仍舊有著一顆嚮往道義的心,但是在如今的境遇裡,他的內心被世俗無盡的束縛住了。李小和終究還是沒辦法說出什麼,只得目送著程桐護著靳天羽離開。即便是巫廉和壽勁五怒目看著兩人的時候,李小和仍舊擺了擺手:“讓他們去吧,我們回郢教。”
這一時刻瞬息萬變,李小和似乎從曾經的江湖起落之中感悟到了無數如今日後的許多幻夢破滅,靈魂歸宿。他知道自己是屬於何方何地,也知道自己的未來將走向何方,這或許就是師父叫他下山的目的吧。
七零八落的殘兵隨著靳天羽和程桐順著冰谷的下游緩緩離開,這些人之中能夠抵禦嚴寒回到晉國的屈指可數,這種環境似乎已經宣判了一些傷員和內力虛虧者的死亡,包括靳天羽。
漸漸的,這些人消失在風雪之中,郢教的群雄紛紛擁上前來,竟然是巫廉第一個納頭拜倒在李小和身前:“郢君神功蓋世,威武無雙,受巫廉一拜。”柳涵聽向他投去異樣的眼光,畢竟巫廉是一直以來抵制李小和的人,卻在這時候五體投地的佩服著對方。隨著巫廉的一跪,眾位郢教高手盡皆拜服,尤其是柳涵聽帶頭單膝拜倒,向李小和一拱手:“我等願隨郢君,護佑楚國。”
“願隨郢君,護佑楚國。”
李小和麵色凝重,注目眼下,心知眾人乃真心實意,也必須承擔起這家國重任,雖然之前一介浪蕩江湖的豎子,如今成了身負絕學的郢君,沒有了那象徵威嚴的黃銅面罩,卻得到了郢教所有英雄的擁護,是他為郢教懲治了罪首靳天羽,或許靳天羽仍舊不會死,但是他的驕傲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半年之後,李小和已經將郢教事務安排得有條不紊,期間多次派人打探孤竹冰峰小武的訊息,然而冰峰坍塌棧道盡毀,根本沒有辦法上峰去尋人,山腳下也幾乎沒有任何生跡,唯獨冰雪寒天似乎還記憶著當初他們所經歷的艱厄。
忽一日有一名小弟子跑來報李小和:“啟稟郢君,山下有一青袍人求見。”
“青袍人?”李小和無法單獨從他的衣飾就判斷出對方的身份。
那弟子似乎也入江湖不久,言道:“郢君,那個青袍人自稱與您有過一面之識,如今有要事求助於您。”
李小和心知那弟子也說不明白,乾脆起身直接走出大殿,身後長袍斗篷隨身飄蕩,言道:“前面引路。”
李小和隨著那名弟子下得山門,在一棵大松樹下見到了那青袍人。本來李小和目力驚人,但是在郢教地界見到對方,還真有些不敢相信。這個青袍人一襲碧綠長衫,腰間懸著一杆玉簫,老成英氣,很有些氣度,這正是蓬萊掌門蕭浪。雖然兩人如今立場不同,但是對於琴韻之音,人生大道上,還是有過很多共識的。
李小和見他身邊還有一個受傷之人,斜倚在大松樹下,閉目無聲,心中也頗有好奇。蕭浪與李小和四目相對,蕭浪心中也是一驚,在平陽門自稱是李小和的郢君如今摘下面罩,果然不假,他一時間竟然也驚得說不出言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小和有些吃驚,但是仍舊沉穩住心神,問道:“蕭先生,你不是我楚國人,也不是我郢教的人,今日來這裡有什麼事嗎?”
李小和的問話十分直接,對於蕭浪來說,的確有些難以接受,但是蕭浪仍舊沉穩若定,答言道:“蕭某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郢君這般冷言冷語讓蕭某不禁感到貴教對我的嚴密防範,如此看重在下,那蕭某還真的是感激不盡。但是蕭某遠道而來,郢君也不準備略微招待一番,就在這裡與蕭某簡單的言語幾句嗎?”
蕭浪這個人,修養極高,雖然別人冒犯自己,也並不如何生氣,只是以周禮禮節略微責難,其中不乏幾句自嘲,反而讓一教之主的李小和深感自己剛剛言語不當。李小和眉目一緊,沉思片刻,向蕭浪一拜,言道:“蕭先生見責,李小和的確有失禮數,只因郢教向來與中土各派不通往來,如今幾次交流互有死傷,故而小和留心過意了。如今蕭先生既然摒棄隔閡,屈尊賜教,小和自是歡欣無限,豈敢怠慢,還望蕭先生恕罪!”
蕭浪微笑點頭,言道:“郢君客氣了,如今世道變遷,若非摒棄偏見,怕是天下大亂,周禮崩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