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看來你認識他!”
李小和麵上忽然閃過一絲欣慰,然而很快又嚴肅起來,流露出一絲驚恐:“郢君,你莫不是為了取這杖子把他殺了?”
“看來你與他交情不淺!”
“我們曾經在太行山中患難與共,屏嶽山上共御強敵,他是個少有的俠義男子!”
郢君點了點頭,似乎認可了李小和的說法:“他的確是一個很有俠義的人,秉承了廣陵遺風,畢正堂的教誨。只可惜如今他廣陵派遭遇別派的埋伏,師門上下死傷無數,他們幾個師兄弟如今也被逐出了門派,如今流落在甌越一帶,若非本座及時趕到,恐怕他此時早已毒發,身死在漢水之濱!”
李小和聽聞程桐獲救,心中也是放下了老大一塊石頭,念道:“無論如何說,我與程桐兄弟也是相識相惜一場,李小和謝過郢君大德!”
寒月夫人面色和藹,言道:“孩子,你這麼說就見外了,郢君名號播於四海,並非僅僅以武功著稱,這俠義一道,也不輸於那些妄稱正派之人。”
郢君卻打趣一笑:“這妄稱正派之人,包羅甚廣。夫人所指可是那靈壽翁,李不釋,洛羽之流?”
寒月夫人聽出郢君反諷之意,掩口而笑:“貧妾出言無忌,怎能拿郢君與之相比,還請郢君見諒!”
李小和見他二人打趣,卻也開心。言道:“多謝兩位前輩為我奔走,不知涵聽此時傷勢如何,也不曉得玉妹妹此時是否還在生我的氣!”
“柳涵聽身無大礙,你方今少年意氣,有些龐雜掛念,也屬正常。只不過李小和,有一事是你將來必將面對之抉擇。”
“請前輩賜教?”
“爾出身葉陽,乃是楚人。若執意要與欒氏相交,今後沙場相見,恐難兩全。然而大丈夫識天下英雄,不論出身,本座早聞欒盈聰穎俠義,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你若隨他入晉廷,他日相見,望念在今日交情,對郢教座下弟子,手下留情!”
“前輩,您這是如何說的,您的大恩大德,涵聽為我捨身犯險,我這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我李小和這輩子都不願對楚人出手,怎麼能說沙場相見?”
郢君依舊不置可否,轉身出了廂房。
寒月夫人聽聞李小和的話語,嘆了口氣:“孩子,這世道的險惡與無奈,有時候是無法預知的。今日的盟友,或許明日翻臉就是敵對,能念著俠義縱橫江湖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多都如我一般,隱居世外,不是沒本事,沒能力,反而是有了本事,有了能力,卻越發覺得自己需要做的越來越多,人這一輩子,在前行途中,尚未觸及目的,便已經能看見目的之後的無限空間,漸行漸遠,無窮無盡。”
李小和不明其深意,苦苦思索。寒月夫人又道:“小和,這幾日來我為你把脈,發現你身上除了斷手斷腳處的木氣,似乎還有孤竹冰峰的毒,你是接了孤竹令嗎?”
李小和聽聞寒月夫人所問,憶起了那夜孤竹之上的生死廝殺,心中也寒意陡生,深深吸了一口氣,言道:“前輩明見,的確如此。當日涵聽與我苦鬥燭然,即將落敗,情急之下我只得喝下寒月水仙,接了孤竹君第九十九道令,尋求他的庇護!”
“竟然是這樣!卻不知那孤竹君的第九十九道令,今年要取何物?”寒月夫人向李小和詢問。
“這第九十九道令,想來要比前面的都難,可是隻是要我取寒月沁影,這寒月沁影卻不知道是什麼物事,是個人還是一部武功,或者是一把兵器,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李小和雙眼迷茫,望著寒月夫人。
聽聞李小和的所言,寒月夫人當真是大吃一驚,連連向後退卻兩步。李小和見寒月夫人驚詫之狀,也大感驚奇。將身子勉力撐起,口中念道:“寒月夫人,前輩,寒月??????”
寒月夫人,寒月沁影,這是什麼關聯?突然間這一道念想之光閃過李小和的腦海,他也猛然一驚,大叫道:“前輩,莫非你的江湖名號便是喚做寒月沁影?”
此時郢君聽聞屋內二人對答,尤其是李小和道出了寒月夫人的名號,心中也是驚駭異常,啟門而入:“小和,你所接第九十九道令,當真是寒月沁影這一令?”
“郢君,難道真的如我所料?”
“不錯,曾經孤竹君有兩大侍婢,一名芳海幽姿,一名寒月沁影,至於為何寒月夫人離他而去,日後你自會明曉,只是沒想到你身上的毒,竟然是要以寒月夫人才能交換解藥,這讓郢君也實在為難!”
喜歡極俠之道請大家收藏:()極俠之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