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桐見此情景,也略微知道些分毫,不過仍舊要確認一下對方來意,便大著膽子問道:“師伯,你們來這裡所為何事?”
廣陵掌門道:“程桐,你先到為師這邊來。”
程桐向來尊師重道,見師伯如此吩咐,自然不可違逆,從溪水中上岸,便要踱步加入廣陵一派的人眾之中。小武登時牽住程桐的手,從身後暗道:“不可,你昨夜傷了燭青,此時不清楚你師伯與燭然是何關係,如若冒然回去,恐怕遭燭然暗算。”
程桐雖然有些憨愣,卻也心中明白利害關係。聽聞小武所言不無道理,便躊躇起來,又問道:“大師伯,你怎地會尋跡至此,莫非這裡有什麼關乎本門的大事嗎?”
廣陵掌門掃視了一下程桐身後的三人,拱手道:“廣陵掌門畢千節,想必各位便是屏嶽山的高徒,此地乃貴派勝境,尋常人等本不該擅闖,然而近日接到傳訊舍弟畢正堂身死孤竹冰峰,乃是有人故意相害,故而千節雖然年逾花甲,卻仍舊修養不足,咽不下這口氣,定然要來尋覓一下究竟是何人害我廣陵之人!”言罷雙眼瞪著程桐身後的李小和與孟小武,似乎早已把他二人假想成為害死畢正堂的真兇。
程桐聽聞畢千節所言,對答道:“師伯,害我師父的,乃是晉國範氏和琅琊派的冷禮,前日冷禮已經於晉境伏誅,只不過還有好多師兄弟被羈押在中山一帶,等待營救!”
畢千節聽聞程桐所言,好不驚駭,言道:“竟然還有弟子被羈押在中山一帶,這卻是大事。”
怎知燭然登即接過話頭道:“畢掌門,此事雖然還有後話,然而那日助範氏逃脫,免於林胡兄弟制裁的,正是眼前這幾人。雖然這幾位並未直接殘害畢師傅,但是他們也可以說是幫兇。”
聽聞燭然挑撥,林胡弟子也起鬨道:“不錯,你那廣陵的弟子,也曾在晉國那範氏脫困,說起來,還真是背叛師門了!”
程桐見對面一干胡人指著自己,心中焦急道:“師伯在上,程桐不敢欺瞞。那日冷禮······”
“那日林胡兄弟欲尋範吉射報仇,爾等卻助力範氏,與欒氏合力救走了範吉射,你還有何話說,而且你身側那位少女,就是欒氏公主,欒黶之女,欒盈之妹!”燭然這奸猾角色這時候立時派上用場,將程桐言語打斷,登時搬出這許多過往的事實,畢千節一聽,心中狐疑起來。
程桐趕忙辯解道:“師伯,容弟子秉明,事情非你所想!”
怎奈廣陵門下一干人嘈雜鵲起,各自評論起來,大多認為程桐乃背叛師門,認敵為友。畢千節沉聲道:“程桐,你入門未久,不識江湖險惡。許多壞人外道,常以威逼利誘來迷惑那些不堅定或者不靈光的弟子。然而大多弟子仍舊是俠義為懷,為正道蒼生,故而那些壞人便又巧言令色,以行俠仗義來欺騙他們,反而是騙他們做那些苟且不齒的壞事。”
程桐聽聞畢千節所言,好似認定了李小和等人就是壞人,趕忙辯解道:“不是的,師伯,小和兄弟和小武妹妹都是難得結識的好人啊,程桐若是沒他二人照料,哪裡還有命見到師父!”
畢千節道:“這也是有的,有些外道仗著武功救你一命,便要你幫兇作惡,初入江湖的你不知如何拒絕,但是心中善惡標準,總該是分明的。念你年紀輕輕,識人不深,師伯不怪你,趕快過來,重回我廣陵一派。”
程桐被畢千節說得一時焦急,百口莫辯。直指著燭然道:“師父,他才是大惡人,他在冰峰上殺了好多人,他才是大惡人啊!”
燭然故作悽愴道:“冰峰之上老夫也是無奈之舉,各派弟子受範氏蠱惑,不顧生死性命,只要斃老夫於毒針之下。老夫為求自保,才不得已出手傷了幾人,今日憶起,甚覺慚愧。然而這李小和乃屏嶽山弟子,孤竹君上賓,又勾結晉國欒氏,暗中護佑範吉射,讓林胡教也折損了不少弟子,五服十一派,亦有不少人吃了他的虧,今日這筆賬是不得不算了!”
燭然的口舌犀利,總能在幾句之間,把住話頭,便將不利情勢逆轉,陷程桐於背叛師門的境地。
李小和心知程桐說不過燭然,便插言道:“畢掌門,你門下弟子,還有畢正堂師父,與在下曾經在無忌山莊有過一面之識,曾經我等共同抗敵,抵禦孤竹馬車的無禮所為,也算是有過交情。屏嶽山弟子的為人,想必閣下當也是心知肚明,今日何必一口一個邪魔外道加於我等身上!”
畢千節道:“不錯,無忌山莊郭父曾經欲歸還屏嶽山棋子,邀我為他作個見證,也算是助力一把,抵禦孤竹之人,可惜當時苦於要務纏身,只得讓舍弟正堂應一時之急,不想竟然成了永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小和道:“畢正堂師父氣節高尚,多有於危難之際英氣勃發,仗義執言,想廣陵一派乃大武傳承,自有大派之風,必然不會正邪不分!”
“哼哼,談及正邪之分,你屏嶽山的弟子曾經暗助範吉射取得十一派弟子的信任,其中不乏廣陵邱百鶴阮知天等江湖好手,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那麼多十一派弟子受騙登上孤竹冰峰,丟了性命,說來說去,你也是推卸不掉自己的惡行!”燭然此時仗著與林胡教勾結,將過往事由悉數推到李小和身上,無論有關無關,盡皆是屏嶽山之錯。
廣陵派一眾人等,雖然也有識得李小和的弟子,但都只是一面之緣,這時候見燭然與林胡信誓旦旦,不容質疑,那畢千節也認定了屏嶽山兩位弟子並非正道,倒是兩相對立,分外分明瞭。
李小和一向以巧言機變取人,這時候聽聞燭然歪曲事理,而那畢千節又全然不知事實真相,唯獨程桐一人卻無法取信。心中一番怒氣升起,喝道:“既然閣下眾人都說是屏嶽山之錯,此時辯解也是徒勞。即便將事實陳列,將各位辯駁的啞口無言,你們各自心中仍舊不願承認,也是無法,人本不就是如此,主觀的臆想可以遮蔽一切。”言罷冷冷一哼,對畢千節可是一個好大的諷刺。
畢千節雙眼一瞪,被冒犯了威嚴,似乎心有記恨,然而仍舊壓下火氣,喝道:“程桐,快回來,你看看都結交了一些什麼人!”
程桐被畢千節斷喝,心中發毛,卻又不忍讓李小和與孟小武蒙冤,仍舊道:“掌門,請你一定要相信弟子啊!”
李小和見程桐人就顧念舊時情義,心中大為感慨,想這一派掌門,竟然不如區區剛剛入門的弟子道義明晰,日月照心。一股擰脾氣上來,朗聲道:“程桐兄弟,今日你師門所命,尊師重道理所應當,不可違拗。想你我相識已久,患難多次。我等都是江湖人,都信仰那俠義道。至於何為俠義,想必無需師門所授,無需義理所辯,天下之事,道義所在,俠義所在。何須要你相信我,我相信你,何須行俠之前將義理擺明,說服眾人才是行俠?只需要問心無愧,便是這極俠之道,我行我素,自當俠義!”
李小和言語誠摯,不為難程桐,程桐頗感惺惺相惜之情,雙眼泛紅,不願屈從。猛然將身子背過去,大吼道:“師伯,你可看見弟子背後劍傷,這邊是燭然的兒子親手所賜,你怎能聽他胡言挑撥!”
畢千節哪裡還聽從程桐所言,更不去瞧那程桐背上劍傷,掌風微拉,程桐只覺得一個趔趄,便跌入廣陵一派人中,大師兄雙手接住,將程桐掩至身後。
李小和見程桐安然回到廣陵派,又朗聲道:“畢掌門,屏嶽山與你廣陵派的干戈,此時可以辨明瞭,有任何恩怨過節,此刻都可以直言挑明,只求等下若小和二人不敵各位,但請不要傷害我身側這位欒氏公主!”
畢千節冷冷一哼,不置可否。此刻若說屏嶽山與範吉射有瓜葛,或許李小和不好辯駁,但是若說屏嶽山是大奸大惡,害死了畢正堂,這一說倒是有些扯得遠了,畢竟那畢正堂的死因是與範吉射和孤竹君有關,若真是要李小和與孟小武償命,卻是有些強詞奪理。
所以此刻程桐已經回到廣陵陣容,尋不到恩怨過節,倒是讓畢千節無話可說,好似一隻洩了氣的皮球,只得冷麵無言。
燭然也知曉廣陵派行事,若是讓他們因為這種九曲十八彎才牽扯上的一絲過節來殺人,那畢千節可是不會去做了,更何況這李小和與孟小武皆是武林晚輩,如若這般出手,更是折損了他在江湖上的名聲。
燭然對這些過節想得明白,對畢千節道:“畢掌門,廣陵一派的恩怨,今日似乎已經有了眉目,如若閣下沒有異議,那麼暫請退避,讓老夫處理一些私人恩怨。”
畢千節向燭然一拱手道:“燭師父,感謝傳訊讓畢某得知事情真相,尋回本門弟子,此間恩怨,與廣陵派無關,畢某也不想再趟這渾水,這就告辭。”畢千節一拱手向燭然,轉身帶著廣陵弟子便即離去,程桐雖然不願離開,尤其是被燭然歪曲事實,心中很是不服氣,但是大師兄按住程桐,眾師兄弟扯著程桐四肢,他也是毫無辦法,只得閉起雙眼,跟著眾人離去了。
喜歡極俠之道請大家收藏:()極俠之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