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我都在努力鑽研天地道途,而且我還找了好多人跟我一起鑽研!”
“剛才那些前來論道之人所講的內容,師父你聽到了吧?其實他們剛才所講的,只是論道中很少的一部分。”
“師父你先嘉獎論道之人,等會兒你忙完了我帶你去我住的地方,記錄的論道內容,我攢了小半個屋子呢!”
“師父你不知道,最開始的時候,我剛來這個城,結果......”
......
想出並且做出了這般盛大論道景象的少年,在何晨面前卻還是一樣的話癆。
何晨尚未對他問詢些什麼,他便已然嘰嘰喳喳將自己一路而來發生的事情,以及心中相應的想法,都講述給了何晨聽。
按照少年的說法,他一開始的時候,想到鑽研的東西,便是人間之理。
何晨此前傳輸給他的學識中,便有對這一塊的講解。
只不過由於何晨與人打交道不多,而且自身確實更喜愛山山水水,對人與人之間的道理並不感興趣,故而未曾多研究過。
於是,少年便想在這些方面鑽研鑽研,感悟感悟,從而找到能夠讓那些壞人少一點,欺負人的事情少一點的辦法。
懷著這般想法的少年,便在進入這座城池之後,開始了懲奸除惡。
以往實力不夠的少年,尚且需要憑藉何晨寄在他身上,瞬間恢復他傷勢的符紙,才能應對一城的惡人。
但是現在境界突破,還有大量術法在身的他,進這種偏遠的小城,簡直就是虎入羊群。
無論是如何兇狠的惡人,在少年的面前,都只有被毆打求饒,乃至於當場喪命一條路可走。
懷著感悟道途的心思,主動尋找壞人的少年,就這麼一路走,一路打殺,順便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僅僅一兩天的功夫,他便生生在這座城裡打出了一個懲惡仙人的名頭。
懲惡便是他的所作所為,而仙人之名,自然便是得於少年施展的術法了。
當然,以少年的性子,儘管他這兩天都是在懲奸除惡,但是自然而然地,他便交上了好些朋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交談之中,少年很自然地便將自己感悟道途的目的講給了朋友聽,並且向朋友們請教,讓壞人更少,壞事更少的法子應該是如何的。
這便是大論道的開始了。
最開始,尚且只有幾個人針對如如何讓壞人壞事更少這件事情討論。
但是,隨著解決完壞人的少年,開始在逛街之際順手幫助其他百姓,乃至於聽說有勐獸吃人之後,主動出城幫忙獵殺,少年的朋友自然而然便越來越多。
外加一大幫看著少年這麼厲害,主動湊上來的人等,願意幫少年一起想辦法的人,自然就多了好多倍。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自然也都還是困在如何讓壞人壞事更少這一個主題上,但是隨著有人提出道途不偏安,大道鎮恆遠的理念。
表示既然少年他師父並未規定他們必須感悟什麼,那就完全沒必要將自己困死在某一個點上。
讓壞人壞事更少這個問題確實值得研究,但為什麼不先將自己已經感悟到,能夠讓少年有所收穫的感悟傳授給少年。
讓幫了大家這麼多的少年,先有所收穫再說其他呢?
這樣的理念一經提出,當即便讓少年好些年紀偏大的朋友激動了起來,將自己畢生所感悟到的東西,朝著少年傳授灌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