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
何晨的目光突然一亮!
“這般修行,必然得先有更高境界的修士感悟天地,以鑽研出修行功法以及突破的丹方。”
“作為這般道途源頭的修士,必然是需要如我這般不斷感悟天地,不斷感悟世間真理,如此方能開拓出道途來。”
“只是一味修行,一味苦練,最多也就是在這條已經刻畫好了的道途上走得稍微遠上一點,但卻無法透過這樣的方式,為這條道途開拓出更高的境界!”
“正如我所開拓出的體修之道,就當前一直修行到築基境界為止,單純修行此道之人,不也一樣不需要感悟相關內容,只用一味苦修即可麼?”
“所以,不是我錯了,更不是我的道途錯了,而是我所行的乃是開天闢地,為後世開道之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當下這山廣南域的修士們,都是在循著他們長輩開拓出來的道途前行而已!”
對比對照之中,何晨心中的彷徨茫然一下子消退了大半,對整個事情的瞭解,也當即往前邁了好大一步。
是啊,對比餘昌國的情況,以及當下這山廣南域的情況,可不就是時期的不同嗎?
餘昌國之中,就何晨所知,修為最高的也不過就是金丹境界,元嬰境界完全只在傳說之中。
最高只到這般的修為境界,顯然說明其還處於修仙的早期探索階段。
在這般早期的情況下,大家都不知道何處是前方,而且都在追尋更高的境界,自然會有更多的彼此交流,以及更加開放的論道態度。
畢竟最高只到這般境界,說明大家的感悟,大家的道途,都沒有太過深入,想要奔赴更高的境界,自然需要有能力的修士彼此交流,如是方能進一步開拓大道。
若是何晨所料不差,在這山廣南域最早期的時候,修士之間也當是這般開放的交流態度。
但是現在肯定不同了。
畢竟,如今的山廣南域,最高境界的返虛修士,乃是號稱返虛真仙。
此前境界的練氣、築基、金丹、元嬰等等,儘管壽元一步步更加悠久,但是卻都還有壽元限制,不突破更高的境界,終是一死。
但是這返虛真仙的境界,據說乃是從此壽元無窮,自此逍遙天地。
而有了這般的境界,以及直達這般境界的功法之後,後人光是追趕以求達到同等境界,耗光一生都未必能夠追趕得到,更何提論道以求更進一步?
而哪怕是散修,在大家都知道有這般功法,都知道有這般丹藥的情況下。
他們相較於論道這一點一點苦苦進步,肯定也會更加希望直接得到相應功法,得到突破的靈丹妙藥。
如此一來,這山廣南域的修仙界中,自然便成了當下這般,除了術法之外什麼都不能互換交流的狀態。
而修士變得更加在乎靈材,而不在乎感悟,也相當合乎情理了。
“呼~”
想明白這些道理的何晨,眉頭時展時皺,最後則是化作了一聲嘆息。
事情的發展,他可能弄明白了,但是:
“難道真的就一定會發展成這樣嗎?”
“若是如此,真正去感悟天地,體會天地道理的修士,豈不是就越來越少了?”
畢竟,若是已經有了相應功法,可以不斷苦修,亦或者配合丹藥提高修為。
那修士們透過苦修的方式,修為提高的效率可能比感悟天地還要快上很多。
如此一來,感悟天地就等於變成了一種獨立在修煉之外的東西,甚至成了一種阻礙修士繼續往上攀登更高境界的東西。
整個修仙界中,除了最高境界的那一批人,必須感悟天地以求尋得更進一步的道途之外,剩下的修士便都不適合感悟天地了。
如此一來,豈不是修仙界越繁榮,越成體系,感悟天地的人就會越少,修仙界也便會越發固化?
考慮到這般的結果,何晨感覺自己心中沉甸甸的,有種自己的道途將被吞沒之感。
“修仙......苦修......境界......”
“唉。”
若是可以,誰不願達到更高的境界?
畢竟,境界所代表的,不僅是更強的法力,更代表著更加悠久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