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亦或者說,生活。”
何晨看著這些熱鬧親密,快樂嬉鬧的人們,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孩子們,感覺到的便是撲面而來的生機氣息。
這些人儘管好些都是衝著少年而來,但是,他們卻又不單單是為了少年而來。
擺攤的仍然拖著攤子,聊上幾句,說上幾句話之後,若是有生意來了,攤主便少不了當即停下,開始做起生意,賣起吃食;
出來買東西的,特地拐彎過來找少年說幾句話之後,便又喊著讓讓,大步朝著要去的地方趕去;
除此之外,還有馬上上工的,正要去喝茶的,剛剛釣完魚回來準備去買兩條魚的,林林種種。
儘管他們過來此處,繞來這邊,基本都是聽說四五日不曾出來的少年又出來了。
但是,他們的生活,乃至於他們的現在,都不止是為了少年。
生命自有自己的軌跡,偶爾交匯,但更多的自行其是,自己做自己想要需要重要的事情。
這,大概就是生活。
一條一條簡單明瞭的線,交錯呼應,彼此纏繞,便成了這熱熱鬧鬧,複雜多樣的城池市井。
看著這些來來往往的人等,何晨的思緒情不自禁飄到了此前對自然的鑽研之中。
天地之間的很多東西,其實也都是類似的。
最簡單常見,也最為貼切相近的,便是風。
看似宏大的一場颶風,實則若是細究其內部,必然不會是完全一致的風共同作用。
越是細查,越是細究,在那細微處的風便越是會不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不過,這些不同朝向的風,共同作用在一起,從而一同形成了那巨大的風潮而已。
而若是不循著這輕浮縹緲的風,而去追尋地下堅石,也必然是相近的道理。
石質,礦脈,同樣不會一直都是同一種物質固守在一起。
曾經在巨坑之中,挖掘甚深,鑽研甚久的何晨,在極微觀察之術的作用之下,便曾專門對此查探琢磨。
哪怕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同一種物質單獨存在的結晶,若是足夠細微地觀察,也一定可以找到其他的物質存在。
此前的何晨將之理解為,世間紛雜,不長純臻。
思考的是天衍五十,遁去其一的道理。
但是,若是與生活,生機相呼應,那何嘗不是不同的石質,不同的材質的生活軌跡?
何嘗不是不同的物質的生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秉持自身之下,保留著曾相互彙集的證據?
頑石......
何嘗不能算是自有生機耶?!
“嗡~”
“嘶!”
順著這個思路,何晨突然發現自己的腦海中竟然一片豁然。
是的,可能只有那些有細胞的才算是生命,才能夠順著自己的心意而產生各種動靜,做出各種行為。
但是,石、風,乃至於大自然之中的種種變化,那又何嘗不是一種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