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何晨偶然發現,並非有水才能研究水,砂礫、灰塵或者細小的土球,都在一定程度上有與水相同的特性。
甚至,何晨所控制的空氣,在特定的情況下,也能產生類似的特性。
在這個特性之下,不管用的是什麼東西,在相似的操縱之下,都能產生波浪漩渦等等有意思的效果。
發現了這一點之後,何晨對這一塊內容的研究,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步。
替代之法,首先就能讓何晨在意識空間之中,以細小的灰土,來替代水,以嘗試出各種水才能呈現出的效果。
這一點其實都還算好,畢竟人家停駐水邊鑽研,也是一樣的效果,只不過人家不能隨便弄死自己,而何晨在意識空間裡可以罷了。
真正起到奇效的,乃是何晨可以透過顆粒大小不一的土球,來讓波浪水紋等等水流的特性,以不同的層次展現出來。
而且,相較於透明且連續一體的水來講,分散為一顆顆的土球,展現出來的效果會明顯清楚很多。
尤其是何晨將不同層的土球,透過法術呈現出不同的色澤之後,不同樣子的小球,在流動之中呈現出來的情況,簡直相當於將整個流動的奧秘都原原本本地呈現了出來。
透過這樣的方式弄清楚流動的實際情況之後,再以真正的水流去驗證,比起一直用無色水流研究,顯然容易了不止一個層次。
一上來就學到了一門有趣法術的何晨,講述起自己的研究時,也並未藏著掖著,當即就提出了幾種將水流平緩的方法。
周遭的修士們,在聽了何晨的講述之後,有人閉目冥思,也有人當即針對何晨的說法提出了疑問。
剛剛進入這論道宮的何晨,以自身所學,當即便融入了修士之中。
看得出,除了何晨之外,這論道宮中的其他修士,對水遁之術是真的上心。
根據何晨提出的方法,很快就有人開始設想起了平水之術。
這個何晨其實也在自行琢磨的法術,在一名名水基修士的論道商討,以及引水嘗試之下,竟然飛快便有了雛形。
十名築基修士,僅僅用了小半天的功夫,竟然就在這門術法上,趕上了何晨整整三個晚上的鑽研。
此時,天色暗,星光閃。
但是,論道宮中,卻沒有一名修士起身前去休息,一個個全都專注地鑽研著平水之術。
這門難度本身就不高的法術,在有了何晨點破其中奧妙之後,便在修士的鑽研之下飛快完善。
上半夜,平水之術便在馬不停蹄的鑽研下成功完成。
下半夜,平水之術直接被最佳化到了簡單合用的程度。
而等到天明時分,論道宮中的修士,竟已然在研究著將這門平水之術,與此前他們教給何晨的水光之術組合,形成全新的法術。
兩者本就都是非常基礎,非常簡單的法術,在這麼多修士的全心研究之下,成型的速度自然不慢。
通宵鑽研了一夜的眾修士,生生又鑽研了一整個白天,兩個法術竟就被他們真切合並,研究出了一合用的法術。
“曾!”
新的術法施展,刻意盪漾的水流之中,一道一丈長的光道赫然呈現!
喜歡識法仙途請大家收藏:()識法仙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