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宋軍前哨發現了金軍的身影。
“放箭!”一支利箭劃破長空,打響了和尚原保衛戰的第一箭。
金軍的王牌是騎兵,而宋軍的殺手鐧,正是裝備先進的遠端弓箭。
宋軍配備的是專門在遠端擊殺騎兵的重型三弓床弩炮和單兵神臂弩。
床弩在東漢就已經發明,為了對抗北方的騎兵以及越南等南方國家重甲戰象,宋代的床弩有了很大的改進,首先是體積比前代的要小,便於攜帶。
弓背不僅僅是木製,而是由多種材料製成,是典型的複合弓,爆發力極強。
為增加射程,宋軍還在一門弩炮並聯三張強弓,因此宋朝床弩也叫三弓床弩炮。
弓弦則是強壯的動物肌腱,利用多弓的合力發射箭矢。
弩身為堅實的檀木,輕巧堅韌。以鐵為槍膛,鋼為弩機,用木棰擊發。
床弩配備的重型箭長近2米,箭身是木製,箭翎為鐵製,大大增加了飛行的平穩性。
箭頭則是鋼製的三稜型穿甲箭,最大射程達160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重型遠端武器。
床弩是陣地戰的大炮類武器,宋軍還配備了單兵作戰的神臂弩。
神臂弩是一種踏張弩,弩身前端有一個鐵環,專門用於腳踏,也採用了複合弓技術,威力巨大,最大射程達370米,而且在300米距離內依然可以擊穿重灌鐵甲。
為對抗金軍騎兵,吳玠部署了一百多部重型三弓床弩炮,同時基本為全軍配發了神臂弩。
隨著床弩大炮的第一支箭射出,宋軍陣地射出了無數的箭矢,金軍在箭雨中人仰馬翻,亂作一團。
金軍的第一次試探性攻擊,就此失敗收場。
五月八日,大將烏魯親自上陣,率領金兵發起猛攻。
宋軍的箭雨再次發出,但金軍不管不顧,冒著箭雨奮力衝鋒。
吳玠把弓弩兵分為三組,輪番上陣,給了金軍沉重的打擊。
但箭雨有時盡,吳玠命令弟弟吳璘率軍衝下山,與金軍血戰。
吳璘一人一馬當先,以逸待勞的宋軍旋風般跟隨其後,捲入了疲憊的金軍陣中。
雙方大戰三百回合,直到殘陽如血。
金軍再也支援不住,紛紛潰退,混戰中,吳璘陣斬大將烏魯於刀下!
金軍殘部退往黃牛嶺,摺合部隊一聽前線潰敗,急忙回師與烏魯部隊合兵一處。
五月十日,金軍再次發起猛攻,可宋軍士氣正旺,金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只能在五月十三日沿著老路倉皇撤退。
金軍主力沒立的部隊哪裡去了,說好的夾擊呢?
得知金軍主力南下的訊息,吳玠早就派出部下楊政去往前線守箭筈關。
箭筈音闊),是箭尾扣弦的部分,也就是射箭時箭尾搭在弦上的凹陷處,箭筈關的地勢險要可見一斑。
金軍想打到和尚原,必須攻下箭筈關,但是宋軍再次利用地理優勢和遠端火力,死死的把金軍擋在了箭筈關外。
在和尚原擊敗金軍後,吳玠派出大軍增援箭筈關,打得金軍大敗,灰溜溜的退回了鳳翔府。
此役,宋軍斬金軍大將一人,千戶兩人,酋長兩人,士兵千餘人,吳玠因功升明州觀察使,正五品。
得知前線戰敗,金太宗完顏晟吳乞買)怒不可遏,傳令完顏宗弼兀朮):“必須拿下吳玠!”
十月,完顏宗弼兀朮)親率大軍十萬,攜帶浮橋等渡江攻城器械,遇水搭橋逢山開路,跨過渭水,一路建造連珠營,壘石為城,與吳玠部隊隔著嘉陵江互相對峙,準備與宋軍決戰。
喜歡大宋中興傳請大家收藏:()大宋中興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