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最終認為自己當初瞎了眼,以彭原店失利的緣由罷免了曲端的總司令職務,讓他去管寺廟,然後開始調動五路西軍,準備和金軍一決死戰。
五路西軍分別是熙河路的劉錫部隊,秦鳳路的孫渥部隊,涇源路的劉錡部隊,環慶路的趙哲部隊和永興軍的吳玠部隊。
此時,吳玠已經被張浚升為權永興軍經略使,成為一路西軍的老大,曲端的涇源軍由劉錡指揮,五路西軍的都統制是劉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錡,1098年生人,瀘川節度使劉仲武之子,是個高富帥,自幼習武,射得一手好箭。
有一次他射中一個水缸,水缸居然沒破,箭頭扯出後,水嘩啦啦的流,他又一箭射去,箭頭剛好堵住之前射的孔洞,水流戛然而止。
劉錡的出身不錯,因為他老爹是高俅高太尉的曾經上司,高俅在劉仲武手下刷過幾年軍功,才一步一步成長為太尉。
高太尉自然要知恩圖報,所以劉錡的成長路上也得了高俅的幫忙。
雖然上面有人,但劉錡自身的本事也不錯,他是典型的將門虎子,自小隨父出征,練的一身馬上功夫。
趙構即位後,要拉攏原來的老將,於是重用劉仲武家人,劉錡被任命為隴右都護。
隴就是今天的甘肅,隴右都護就是甘肅邊防地區的總司令,主要是針對西夏作戰。劉錡在任上幾乎是常勝將軍,導致他成為了西夏軍民的噩夢。
西夏的小孩子啼哭的時候,他們的母親就會嚇他:“劉都護來了!”小孩子就會眼睜睜的停止哭泣,可見劉錡威力之大。
張浚宣撫川陝,巡邊的時候看到劉錡,驚奇於他的一表人才,這麼帥且有才的人竟然只是一個邊防軍的司令,於是升他為涇源路經略使兼知渭州今甘肅平涼),取代了曲端。
劉錫是劉錡的哥哥,又是文官出身,宋朝以文御武是慣例,所以他來統率五路西軍,大家都沒什麼意見。
金軍得知宋國在調動大部隊,不敢大意,經過商議,完顏宗弼兀朮)率軍北上,與完顏婁室斡裡衍)部隊合軍一處。
1130年九月,宋軍和金軍在富平陝西渭南)相遇。
宋軍由五路西軍的六萬騎兵和十二萬步兵組成,號稱四十萬兵馬,金軍由完顏宗輔訛裡朵)統兵,分兵左翼完顏婁室斡裡衍)和右翼完顏宗弼兀朮)。
戰前,宋軍為如何打仗召開了軍事會議,會上,吳玠主張登高拒敵,因為他上次就是這麼幹的,打得完顏杲撒離喝)痛哭失聲。
但是其餘大將認為宋軍數倍於金軍,應該分兵據守,加上宋軍前方都是沼澤地,金軍的騎兵發不起攻勢,根本不用去高處。
金軍方面,完顏婁室斡裡衍)親自帶領幾個衛兵去前線勘察地形,看到宋軍稀稀拉拉的防禦陣型,他冷冷一笑道:“宋軍這麼大意,不敗才怪!”
當宋軍還在為登高還是據守爭論不休時,完顏婁室斡裡衍)指揮三千精騎突然出現,運土擔柴,填入沼澤,很快就讓宋軍陣前的沼澤地一馬平川。
接著,金軍騎兵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宋軍只有倉促應戰。
吳玠和劉錡接上了完顏宗弼兀朮)的左翼金軍,從來沒打過西軍的完顏宗弼兀朮)這回吃盡了苦頭。
韓常是完顏宗弼兀朮)手下第一猛將,原來是遼國的漢人,後來投降了金軍,跟著完顏宗弼兀朮)南征北戰,每次都是做先鋒。
韓常年少的時候就很勇猛,射箭的力道之大,每一箭都能射入鋼鐵之中,隨著戰績越來越多,他在金軍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但這一次,韓常的命不好,剛剛策馬衝殺進宋軍的陣中,就被宋軍的流矢射中了左眼。
韓常果真是男子漢,他大吼一聲,一把扯下箭頭,那眼珠都隨著箭頭被扯了出來,頓時鮮血如注。
旁邊計程車兵拉著韓常道:“將軍,撤吧,宋軍太猛了。”
韓常甩開士兵,彎腰抓起溼漉漉的泥土,往眼窩裡一堵止住了鮮血,然後翻身上馬,再次衝了出去。
可打仗光靠勇猛是不行的,韓常命不好不是因為中了流矢,是因為他碰上了吳玠和劉錡,這兩個人是他的剋星。
韓常的人馬越打越少,完顏宗弼兀朮)大感不妙,他的左翼軍隨時要完。
這個時候,完顏婁室斡裡衍)發現,趙哲統率的環慶路部隊十分的詭異,被他的騎兵一衝就潰敗。
喜歡大宋中興傳請大家收藏:()大宋中興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