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縣本就有祭祀迷龍的習俗跟習慣。
但最近的十幾年不知為何停止了對迷龍的祭祀,不過迷龍的泥塑以及廟宇都還保留了一部分在縉雲縣內。
也就說迷龍,並不是隨意找上縉雲縣的。
也許是不滿縉雲縣對自己停止了祭祀。
又或者是因為那些祭祀地點的原因,能夠連線到縉雲縣,索性就直接對縉雲縣下手了。
不管是那一種,那些泥塑以及祭祀地點,應該都跟迷龍有著一些聯絡。
如果那些人玩崩了,寧採臣也發現自己逃不到的時候。
就只能透過祭祀,嘗試著直接跟迷龍溝通了。
為此寧採臣還特意詳細的,跟大娘打探了迷龍祭祀的流程。
、、、、
第二天。
雖然依舊存在各種爭吵與爭議。
但為了活命,這些人還是陸續的拿出了銀子。
幾十位商賈聚在一起,在加上一些家境還算殷實的人,放了放血終究還是湊出了一萬兩。
不過因為數額巨大的原因,縣老爺甚至還調動了大半的庫銀才湊夠了一萬兩。
當各種事宜與爭執都處理完了,天色也已經黑了,在加上一些儀式需要的物品不夠。
祭祀迷龍上交供奉的事情,也只能被放到明天了。
第三天。
縣衙的戰鼓在次被敲響了。
不同於第一次的浩大,這一次的戰鼓聲之中帶了幾分急促的意味。
等到大部分人都趕過去的時候,縣太爺也隨之說出了一個噩耗。
萬兩白銀,不見了。
在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
剛剛還亂做一團,爭吵個不停的人們忽然安靜了下來。
就連那本能的咳嗽,也被強行的抑制住了。
那可是萬兩白銀。
全縣人,傷筋動骨,還動了大半庫銀才湊足的錢。
現在消失了,根本就沒有辦法在湊出第二份。
有一部分的人,甚至將視線轉向了縣太爺。
那怕是內心早有定數,但還是希望是自己聽錯了。
然而縣太爺的臉擠成一團,對著那些人長嘆了一口氣。
這一聲長嘆,讓很多人的心,也隨之一併的沉到了谷底。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爭吵。
大部分的人,都如同是行屍走肉一般,拖著自己的身體,本能的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