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藜蒿炒臘肉,接下來還有石魚炒蛋、廬山石雞、金線吊葫蘆、黃元米果,個個新鮮美味。
對於孟龍潭、朱耷這樣的本地人來說,只是普通的時令家常菜,可對於賀禮來講,好比去旅遊時吃到了最最正宗的特色菜,那種幸福感是本地人體會不到的。
酒足飯飽,天色已暗,孟龍潭朱耷雖然是本地人,也來不及回家了,乾脆開了四間房,大家休息一晚。
孟龍潭在“開三間就夠了,浪費錢”的嘟囔中捱了一腳,嬉笑著鑽進了房間,小兩口也紅著臉各自回屋。
進了自己的房間,賀禮心事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摸索了一遍。這古代的純木製建築和實木傢俱,古樸的裝飾風格,除非是後世的演員碰到了用心的劇組,不然還真的一輩子都體驗不到。
開啟木質的衣櫃,有一股淡淡的花草清香。原來是衣櫃的角落裡放了兩個花包,裡面裝滿了乾花,能夠防潮防蟲,還可以給衣物添上淡淡的清香。
大自然原本就給了人絕佳的饋贈,只是略加處理,就有奇佳的效果。這也是古代傳統醫學對於花草的研究和小小的應用。
醫學不只是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陶冶情操,讓人少生病不生病。
這是中醫最重要的理論,而且相信是我們每個人都學過扁鵲的醫學理論。
《鶡冠子﹒世賢》記載:魏文候問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回答:“大哥最好,因為我大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
這些理論,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都能跟別人講,可是長大之後卻經常把它忘了。如此高深偉大的智慧,真的要隨著經濟發展而丟掉嗎?
經濟發展了,人民富裕了,醫學進步了,許多古代的疑難雜症,對於現代醫學來說也只是小問題。
可是現代醫學真的已經無所不能了嗎?並非如此。瘧疾肆虐非洲,導致每年有數十萬人死亡,最後還是靠屠呦呦先生的青蒿素。
新冠病毒讓全世界的病毒學家束手無策,但是中國可以採取最好的防疫手段,也和中國有明代的《瘟疫論》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人和自然相處了五千年,也積攢了無數行之有效的經驗。中醫或許看不到病毒,但是不代表沒有防治病毒之法。
而在強身健體、藥膳保健、修身養性等方面,中國傳統文化裡的瑰寶,是其他任何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家有明珠而棄之,去撿別人的玻璃球兒,實在是有點可笑。
因為每一個成年人都知道,小孩子才做選擇。玻璃球要玩,明珠也得收藏,兩個都不能少。
帶著這些感嘆和思索,賀禮躺在了梨木雕花大床上,頭枕著雙手,從窗外看皎潔的月亮。
月亮好大好圓,甚至可以肉眼看到環形山的痕跡。清輝灑落屋裡,甚至比點燃蠟燭還要明亮一些。
賀禮心念一動,眉心飛出一盞明燈。既然月光如此之好,正好修煉三相法師所傳的法門之一“太陰煉形法”。
這法相,乃是神魂所分,心念化形,可以說是本命之物。
其實說到底法相只是一個智慧晶片,若要用法相戰鬥,就不免要給他裝上一個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