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變現在的生活,那要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應該怎麼做,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數。
只有改變了自己,才能發光發熱,照亮周圍的人。周圍的人再照亮周圍的人,世界最終就會充滿光明。
志公禪師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改變世界的人。他把天竺所傳的原始佛教,摒棄糟粕,完全轉變為了華夏本土的智慧。
他講的佛經振聾發聵,可以說是禪宗源流。
禪宗的出現,可以說是華夏智慧對佛教洗腦的抵抗與消滅。
天竺原始佛教的誕生確實稱得上石破天驚。可惜的是釋迦牟尼作為幾千年一出的聖人,或許耗盡了所有天竺人的氣運。
釋迦牟尼原本為消滅種姓制度而創立的眾生平等的佛教,最終還是被徒子徒孫們把種姓制度完美的融入進去,換了一層皮,變成了佛陀菩薩果位。
釋迦牟尼作為大智慧覺悟者,當然沒有把指望放在他的這些飽受種姓制度荼毒的虎子徒孫之中。
釋迦牟尼曾經說過,未來某時,魔王波旬的徒子徒孫會披上袈裟,偽裝成佛陀菩薩。
釋迦牟尼預測得很準,諸位去看看博物館裡的原始佛教人皮唐卡、人狓手鼓、人榾法杖,就知道佛可以是打著幌子的魔。
想那唐僧千里迢迢偷渡去天竺那爛陀寺,本來是想去這個世界最高佛教學府去留學,順便把天竺高階的豐富的經文帶回唐朝。
沒想到去了之後,一場辯論下來,發現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難逢對手。那些經文也不必說,沒啥參考價值。
嚮往的美弟原來如此的動盪不安,連口罩和呼吸機都沒有…哦,錯了,是嚮往的天竺原來如此的樂色,連高僧和佛經都沒有…
於是這個一心求學的少年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唐踢館高手,帶著一身的高手寂寞和身後的仰慕目光離開了天竺。
回去之後自己寫了大名鼎鼎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從此華夏佛教走上了華夏特色佛教道路,創立了具有華夏特色的佛教流派——禪宗。中土佛教正式開始了蓬勃的發展之路。
從此佛教的中心就正式紮根華夏大地,成為了華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千百年後,唯一的梵文大師是華夏的京師大學堂教授——季老,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所以志公禪師對這位僧人的駁斥,從根本上來講,是華夏特色佛教對天竺原始佛教的駁斥,象徵著華夏佛教看破了西方佛教制度的腐朽無能,已經開始堅定地走上在符合華夏特色的獨特道路。
從此華夏的佛教人士再也不迷信天竺的佛經標準以及天竺的理論體系,真正地打破了天竺的佛教壟斷,實現了佛教自主化,逐漸掌握了佛教自主權。
喜歡諸天大使請大家收藏:()諸天大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