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不滿意。
就這麼刻刻劃劃,直到一張完美的桌子馬上就要被劃成體無完膚的大花臉,姜榆煩了,在最後一塊兒能看清的位置刻下一句話,扔劍走人。
“你媽沒告訴你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
在姜榆的意識裡,山路大多崎嶇難行,泥濘不堪,古代更甚,左邊是深谷溝壑,右邊是萬丈深淵,稍有不慎就會跌落摔得粉身碎骨。
可當她沿路一直向山上前行,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上山入口是一條極長的,沿山而修的石階路,階面平滑。為了保證安全,石階兩側搭了扶手,路的中間還修了方便獨輪車上下的小道。走到石階路的盡頭便能看見山中的各個小道,每一條都以砂石水泥鋪築,其平整程度,絲毫不亞於現代的盤山公路。
姜榆不解。
這樣一座礦山,是否真的需要大費周章的修路?
在現代,工具和技術水平十分完善的情況下,修盤山公路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古代什麼都沒有。
姜榆回頭看了看身後有些陡峭的石階路。
什麼都沒有的話,唯一能用的就只有人力。
這麼大的山,修路不是易事,需要的材料皆為重物。春夏秋還勉強,冬天雪大路滑,稍有不慎腳下一滑,可能就會掉下山崖,屍骨無存。
為了修路,又死了多少人呢?
如此龐大的工程,且先不說是否合理。按照慣例應先上報朝廷,由朝廷撥款撥物,再派專人過來與地方官一同管理。修路成功後會記錄在冊,留存於檔,當地一份,皇宮一份。
來之前黃州近年來大事小事的卷宗她來來回回看了八百遍,怎麼就沒看見有礦山修路這回事。
勞民傷財還能做到悄無聲息,讓百姓毫無怨言。
張常海,真是好本事啊。
姜榆走到石階路的盡頭,面前有幾條岔路,她按照地圖,走了中間那條,邊走邊觀察周圍的環境。
到處都是冷硬石頭,山體高聳,仿若入雲,遺世獨立般停駐在此。
路是平坦的,但不妨礙有斜坡。數不清到底沿路爬了多少個坡,姜榆總算走到了半山腰。
祁炎告訴她,半山腰是最開始出現礦洞坍塌的地方。
姜榆拿出地圖看了看,順著上邊的路線往前走。
沒走兩步,突然被什麼東西紮了腳。
姜榆移開腳,發現腳下踩著的是塊石頭。
石頭外形很獨特,身子圓圓的,頂端卻十分尖銳,整體很像雨滴的形狀,摸著十分光滑。周身被黑色的細沙包裹,上面附著一些不知名的銀色細點,隱隱閃著亮光。
世界上還有黑色的沙子嗎?
好奇怪的石頭。
姜榆撿起來看了看,覺得沒什麼用,隨手扔到了一邊。
又走了大概半柱香的時辰,姜榆看見了祁炎說的礦洞。
應是有人來清理過,遮住洞口的碎石已被運到了外面,現下可以進出礦洞。
礦洞前不遠處有一棵大樹,滿身焦黑,無花無葉,已然徹底死去。無論樹幹還是枝杈,千瘡百孔,散發著一股惡臭的味道。
姜榆突然想起,上來的這一路所見的花花草草,皆是如此。
看這樣子,應當是被什麼腐蝕了。
她頓了頓,準備過去看看。
“且慢!”
喜歡榆君傳請大家收藏:()榆君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