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走後,程泰悄聲從殿後走出:“主子。”
“查到了什麼?”
“不是邊關那位做的,其餘……暫且不知。”
纖細修長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翹著桌子,蕭景淵眯了眯眼。
不是邊關那位……估計就是他了。
也就他有這本事。
但殺了個外邦使臣,做法不太理智。萬一引起不必要的戰爭,處理起來挺麻煩的。
現在他倒是蠻好奇,那人最後會如何收場。
蕭景淵撐桌子站起,雙手覆於背後,往外走:查的細緻些,找到的線索想辦法暗中告知於她。”
“屬下遵命。”
刑部殮房。
仵作驗完屍,摘掉手套,拱手行禮道:“回稟兩位大人,屍體身上除脖頸一處外,其他地方無任何傷口,至於如何將皮囊完整剝下,屬下不知。”
“致命傷是脖頸可是脖頸這裡?”
仵作搖頭,“屬下不知。”
韓大人捂著口鼻,無聲嘆氣。
仵作在他手下任職多年,有豐富的驗屍經驗,若是連具體的死因都查不出來,到時在皇上面前可就麻煩了。
他看向站在另一邊的尚大人,“大人有何高見?”
“本官已派人去現場看過,沒發現一絲痕跡,就像是從未有人進去過。”
“這怎麼可能?不進去怎麼殺人?就算是用暗器也會有跡可循啊!”韓大人懷疑間不覺放下了雙手,聞到屍臭味兒嗆得又立馬捂上,“這都什麼都查不到,到時候怎麼向皇上交代?”
“這案子,的確難查,但也得抓緊!”尚大人皺眉轉身,“使臣被殺的訊息,估計很快就瞞不住了。”
錕爍雖然是個小部落,卻也誠心向南國求和。求和使臣在皇宮被殺,訊息一旦傳出,必然會引起眾議。
倘若要是被其他盟國知曉,認定南國不願接受任何部落地區的求和,有違背盟約之意。再因此發動戰爭,到時就更加無法收場了。
三日後。
皇宮,金鑾殿。
即便再三下令命眾人三緘其口,但錕爍使臣被殺之事仍然不到一日就被傳了出去。
錕爍首領大怒,認為南國皇帝不講仁義,殺了前來求和的使臣是為了侮辱他們。得到訊息的當晚立即集結所有兵馬,瀕臨邊關城下,直言若是不交出兇手,就算拼盡全族人的性命也要衝進南國殺光百姓。
錕爍經過上一次的戰役,元氣大傷,但他們有優良的武器,且儲備豐盈,實力仍然不可小覷。
邊關將士思慮之下,連夜快馬加鞭派人送信回來。
恆元帝看完,頭疼不已。
“兩位愛卿已查了三日,可有查出什麼?”
韓、尚兩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頭齊聲道:“微臣無能。”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