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黃大人看在魯王的面子上才對朱以派這麼客氣的,心裡並沒有把魯王口裡的生意放在眼裡。
跟魯王相比,泰興郡王的勢力和影響力太差,而且站在這裡的只是一個毛都沒長齊的郡王府世子,他負責的生意規模肯定很小。
結果朱以派開口就把他嚇了一大跳。
穩定是朝廷考核地方官最重要一個條件,流民是威脅到地方穩定的最大因素。要是面前的朱以派真把流民問題解決了,那確實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沒有流民,破壞兗州穩定的不安定因素就沒了,自己不僅可以在朝廷的考核中得到上級青睞,還能把府衙安置流民的一萬多兩白銀省下來,裝進自己腰包,一箭雙鵰。
心中對朱以派的輕視之意瞬間消失,立刻朝他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不知道世子爺想要多少流民?”
“手裡有沒有通關文書,不然下官再怎麼支援這件事兒,您也沒法兒跨省遷徙流民?”
朱以派很爽快將金山衛開出來的通關文書遞過去,看著對方一臉自通道“黃大人放心,沒那個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這是金山衛指揮使大人開出來的通關文書,本世子往金山衛遷移流民也得到他的認可。只要黃大人這裡點頭,多少流民我都能遷移過去!”
“至於人數,當然是多多益善!”
“熬鹽是個體力活,人越多,熬煮出來的粗鹽越多!”
通關文書一到手,黃大人對這筆生意就信了六七成,繼續問“要不要鹽工的家人?”
“如果世子您只要流民中的青壯,不要他們家人,那些流民肯定不願意去金山衛!”
朱以派很爽快回答“都要……”
“熬鹽不僅要青壯,還要很多雜事兒需要女人跟老人去做!”
“只要答應跟本世子去金山衛熬鹽,老人和小孩都可以跟過去。但老弱婦孺在路上的伙食費必須自己承擔。”
“本世子來這兒招鹽工是為了熬鹽掙銀子,不是做慈善。青壯給本世子掙的錢多,本世子可以提前支取一些銀子養活他們。”
“老弱婦孺只能在鹽場打雜,掙點兒養家餬口的伙食費,本世子可沒那麼多銀子提前養活他們!”
黃大人火熱的心瞬間被一瓢冷水澆滅,徹底解決流民問題的希望也在這一刻慢慢破滅。
作為兗州知府,黃大人對境內流民的現狀最有發言權。
他們一路乞討而來,走到哪兒乞討到哪兒,身上沒有一文錢,沒有一顆糧食。
要是朱以派不提供他們生活費,大部分老弱婦孺都會餓死在路上,流民中的青壯肯定不願意去金山衛。
自己借朱以派之手把兗州流民轉移到金山衛的目的也就沒法兒實現。
黃大人決定再爭取一下,至於朱以派能不能賺到錢,跟他沒有任何關係,只要兗州境內的流民都被他遷走就行了。
馬上提醒“世子,您這樣做肯定很難招到流民。”
“他們都是拖家帶口的百姓,你只管青壯,不管老弱婦孺。那些青壯不可能拋下自己家人,只管自己。凡是有點兒良心的人都不會跟你去金山衛當鹽工。”
“反正一路上養活他們家人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不如連他們伙食費也一起承擔了!”
“多買點兒雜糧給他們吃,不餓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