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確認中。”
“攻擊已完成。”
在近千枚導彈匯聚而成的“流星雨”一往無前地命中夜幕下翻湧的雷暴雲的時候,蘇然的啟明者號帶領艦隊在距離指定作戰區域還有二十三公里的位置緩緩停下“腳步”,遠空的盛況落入所有人的眼簾。
在導彈群沒入雷暴雲的第一個瞬間,像是泥牛入海一樣沒有濺起任何聯絡,從視覺感官上來看,就像是密集的導彈群被無聲無息地吞沒了一般。
直到下一刻,變化才驟然產生。
比聲音來的更快的是閃光。
猶如一輪輪太陽昇起,爆炸的閃光與衝擊波衝散了雷暴雲。
籠罩在這一區域上空的雲團緩緩散開,火光照亮了天與地,大量的飛蝗和數艘位於邊緣位置的哀嚎者被當空擊落。
這一輪導彈轟擊,瞬間炸出了一個缺口來。
蘇然的目光沉沉,第一時間下令全艦推進。
這並非是軍方的全部火力,他們的壓軸武器是安防在蘇然殲擊艦上的一枚氫彈。
採用氫彈,這是不得已之下的政策。
這裡畢竟是華夏的大地,總要想想未來,哪怕現在蟲族還佔據上峰,但幾乎沒有人會輕易在自己的國土上甩下一枚氫彈。
是蟲群的兩支強大援軍讓軍方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京都方面拍板,在這一次的作戰中使用大威力武器。
不過,氫彈不能在一開始就亮出來。在此前的全球戰場中,核武器早已投入過使用了。這種人類終極武器雖然沒能在蟲族降臨之前毀滅它們的一體化母巢戰艦,卻可以對某些蟲巢進行毀滅性打擊。目前在全球戰場中,核武器取得的最大戰果是艱難炸燬了一座和冰城母巢差不多規模的蟲巢。
在華夏境內,這是軍方第二次決定採取核武器。
當然,這是在蘇然的奈米雲攻擊失敗之後的第二重手段。
因為一旦採用核武器,哪怕是這種聚變核武器,對土地的毀壞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一旦使用,除了蘇然這邊的幾艘戰艦,軍方的攻擊編隊無疑將全部籠罩在攻擊範圍之中。
而且,在此之前,從未有用核武器攻擊天空母巢的先例,沒人知道核武器能不能完成殺傷。
而沒有在戰鬥開始之前採用氫彈的原因也很簡單,雷暴雲的嚴重干擾之下,誰都不知道這百公里的範圍內天空母巢的具體位置,更何況這裡面還有大量的飛蝗、哀嚎者、巡天者,誰能確保精準打擊?
不過,自己的啟明者號上攜帶著氫彈這一事情,就連軍方也只有少數人知道,而蘇然這邊也就只有他和喬向晨和相關的發射組清楚而已。
蘇然也不打算用核武器,他隱隱覺得,核武器的威力雖大,卻未必能擊落天空母巢,一枚氫彈砸下去,把自己的艦隊炸沒了,那蘇然可就成了千古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