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也不推辭,欣然的收下,回頭又給他們送一些酒食,自然是皆大歡喜。
回到住處,從禮物堆裡翻出了木盒,開啟一看,大吃一驚,木盒裡居然是一把魯班鎖,還是十二柱的。
按下第一個鎖柱,移開第二根,李洛隨手解開魯班鎖。
吩咐老陳找來一位木匠,他打算做三十三根柱子出來。
魯班鎖是一個很奇特的玩具,能做出完整的魯班鎖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人才了。沒想到這人居然研究出十二柱的鎖來,讓人驚訝。
要知道他們沒有電腦做模型演算,只能靠自己的大腦來搭建一個三維模型,一步步推演,步驟極其繁瑣。這需要很精密準確的思維。
李洛一邊找工匠趕製,一邊讓老陳去把程懷默找來,有程懷默在,自然能找到那位送自己魯班鎖的校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木條很快就做好了,在木匠打磨完畢後,李洛開始搭建十八柱的魯班鎖,老陳瞪大了眼睛看著李洛一條一條的搭建,弄不明白幾根木條有什麼學問在裡面。
李洛先取出四根木塊,直立相對擺好,在“木柱”底部中間,向上放入一根木塊,接著在剛剛站立的四根“木柱”後面再放兩根木塊,方向一致。
同樣在底部中間,向上放入一根木塊,接下來,在底部躺著的兩根木塊上放入另一根木塊,位置同樣是在“木柱”中間。
在底部躺著的木塊一側放上一根木塊,這次的木塊是在“木柱”外側,對應的另一側同樣放上一根木塊,然後,依次交錯著向上疊加。
中間放一根,向上疊加兩根,壘到最上層後,將最上面兩根向側面拉開,放入一根木塊後拉回。最後插入剩下的一根木塊,十八柱”就完成了。
花了一柱香的功夫才搭建完畢,李洛的手法有些生疏了。隨手遞給老陳,老陳習慣性的用手掰一下,發現鬆散的木條搭建起來之後,十分的結實,宛如一個整體。
而這時,程懷默也帶著那位校尉過來了。
當他看見魯班鎖已被李洛解開的時候,他面有喜色,而當他看見李洛趕製出十八柱的魯班鎖的時候,他的面色轉為驚訝。
可是李洛問他魯班鎖到底為何人所制的時候,他卻三緘其口。
李洛也不催促,笑著在他面前將魯班鎖解了開來,同時向他展示自己的十八根柱子的魯班鎖。
那位校尉震驚了,他按照指令把魯班鎖交給李洛,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卻不曾想到人家不但隨手就能解開,還反送了一個更復雜的回來。
這回禮,是他收到過最沉重的回禮。
待他走後,李洛就和程懷默一起一起圍坐在一個鐵爐子周圍,滿意的吃著大鍋裡的牛雜,李洛還不時從旁邊種著豌豆苗的木盒子裡割一把豆苗,放進鍋裡涮著吃。
李靖已經初步整頓完大軍了,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全軍戒備,所以酒是喝不成了,程懷默有些難受,對李洛來說卻是無所謂,他本來就無酒癮,前世去酒吧喝酒,也只是圖個氣氛。
李洛是來鍍金的,他知道凡是參加了這場戰役的人都得到了巨大的好處,升官的升官,漲爵位的漲爵位,發財的發財。
升官發財李洛依然不在乎,既然有了李二這位老爹,他現在對權力並不熱衷。名利是虛的,官當得再大,又有何用?
馬邑也有農夫,雖然數量不多,也耕作著城外的數萬畝田地。這裡只能耕種一季糧食,產量也不高,但是由於地多人少的關係,每個農戶家裡也算得上殷實。
在馬大爺家裡,
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忙著研究這十八根柱的魯班鎖,幾人輪流從手上傳過一遍後,年紀最大的老農咳嗽一聲,讓亂糟糟的場面安靜下來。
“這就是大唐那位少年給我們出的題,老夫數了數,共計有十八根柱,老夫無能,從昨晚解到現在也沒有頭緒,就看你們的了。”
馬大爺說完疲憊的靠在身後的柱子上,閉上了眼睛,一夜的苦思消耗了太多的精力。
“爺爺,這就是一塊破木頭,待孫兒一刀將他劈開,看看裡面的構造再說!”說完就準備提刀。
一記響亮的耳光抽在他的臉上,馬大爺怒不可遏地指著年輕人說:“這是學問上的較量,不是比拼力氣,我公輸一脈怎麼就出了你這樣的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