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將弄來的石英砂還有純鹼以及石灰石等交給了老周,老周看著布袋裡的東西,他開啟後一愣:“這、這是何物?”
“你就甭管是什麼東西了,放入爐子裡,大力煅燒便是!”
李承乾其實還在懷疑,這東西,能做出什麼類似於透明水晶之類的玻璃嗎?
李洛同樣心裡也沒底,他相信系統,但系統給的只是一大堆資料,在這個年代,資料的意義比並不大,還是要靠自己來摸索。
好在理論上來說,做個簡易的玻璃並不是什麼難事,畢竟,這東西隨便燒燒就能結晶。
坩堝,在大唐早已普及。鐵匠鋪用坩堝放入炭爐內不斷的煅燒,坩堝內的鐵水就會融化,再用鉗子將鐵水倒出,然後叮叮噹噹的反覆鍛打即可成為上好的鐵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把玻璃混合物放入耐熱坩堝,這種容器應能承受窯爐裡極其高的溫度。玻璃的熔點相對較低,坩堝容器也應能輕易被金屬鉤及杆控制。
老周找了幾把椅子,用袖子擦了擦小心翼翼的搬到長孫衝跟前。
長孫衝先給了李承乾,李承乾卻先給了李洛,李洛毫不客氣的坐了下來。
按照李洛的吩咐,工人很快開始了煅燒工藝。這對於鐵匠來說輕車熟路,他將原料倒入坩堝內,放入炭爐之中。
通紅的火炭將爐內燒的灼熱,下手用力地拉著風箱,很快爐內的溫度就上來了。李承乾本想上前看看,可一股撲面而來的熱浪讓自己望而卻步的退了回來。
奇怪的是,這老周似乎不怕熱一般。
他竟然脫下衣服,一身古銅色的肌膚在炭火的映照下更是光亮,似乎被包漿一般。
這些都是純體力活,大概是拿了巨賞,老周竟親自過去拉扯起風箱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這些被混合的原料連同那個坩堝都被燒的通紅,看樣子,應該是成了。
李洛心裡沒底的站起身:“好了,把坩堝內的東西倒出來吧。老周,找個鐵板,倒入鐵板之中。”
老周放下風箱,起身看了眼爐子裡的坩堝:“李公子,怕是不行,讓小人再燒一會兒。”
煅燒的工藝,對於溫度火候的掌握,老周自然是比李洛懂得多了。
他說不行,那就一定不行,李洛沒說什麼,又做回了自己的位子。
又過了半響,老周起身看了幾次之後。終於拿起鐵鉗,將爐內的坩堝夾了起來。通紅的坩堝內,就是鍛造好的玻璃溶液了。
鐵匠找來一塊帶有凹槽的光滑的鐵板,老周有些猶豫的問道:“李公子,直接這樣倒進去嗎,需不需要鍛打?”
李洛有些沒底的說道:“倒進去,這是琉璃,無需鍛打。”
玻璃汁水被倒入鐵板內,李洛再次的站起身,長孫衝等人也都忍不住湊上前來。
只見這坩堝內的原料都已經化成了汁水,倒入鐵板之後,終於開始慢慢冷卻。
冷卻在鐵板上的汁水,終於呈現出了琉璃的本色。
興奮的李承乾忍不住大叫:“成了,堂兄,終於成了!”
“叫這麼大聲幹嘛?玻璃都被你震碎了!”
喜歡大唐:李世民找我當大官請大家收藏:()大唐:李世民找我當大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