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心中的疑問,李世民問道:“兒子,這事老爹我還真想不明白,你要不給我解釋解釋?”
李洛嘿嘿一笑,道:“我先跟你講選址問題,太子學舊址就可以繼續沿用。”
“這個國子學雖然開辦時間不長就荒廢了,但建築卻被完好無損的保留了下來,所以朝廷只要在原址上對其進行適當修葺和擴建即可,能省下一大部分費用。”
李二點點頭,這個舊址他知道。
其實武德元年的時候,當時太上皇就準備過重開國子學,只是那時候他想用來提供貴族子弟讀書,後來因為戰爭問題,一直被擱置了下來,這個機構也被徹底荒廢了。
李世民懵逼的表情漸漸褪去,隨之而起的是無限的感慨。
兒子這個狀元,真不是蓋的啊!
這知識和素養還是一如既往的高。
比自己一個跨過隋朝的老人,懂的也是絲毫不少。
這絕逼就是一個看破萬卷之書的人啊。
厲害,當真厲害!
感慨了一陣後,李世民問道:“兒子,你剛才說的確實能縮減不少成本,可是盈利這一塊,又從何說起呢?莫不是要對學生進行收費?”
收費這一茬,李世民是想到過的。不過在他看來,這根本就不可能實施。
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要是有錢讀書,能夠支付科考的昂貴開支,還需要國家來為他們未雨綢繆嗎?
李洛喝了口白露,才慢悠悠的開口。
“教育自然不能以盈利為目的,但也不用完全迴避收費。我們姑且從學生的種類進行分析。”
“第一類為勳貴子弟,第二類為寒門子弟,第三類為富家子弟。”
聽到這,李世民忍不住眉頭微微皺起,放在扶手上的手指也輕輕敲打起來。
“兒子的意思是,國子監不僅招收寒門子弟,還要招收貴族子弟?這裡有個情況我可能要向你事先說明一下,這些勳貴子弟基本不需要參加科舉考試,就會有職位分配。
他們未必稀罕我們的名額,而且我覺得,把寶貴的名額分配給他們,也有點浪費!”
李洛微微一笑道:“每一個階層,都有熱愛學習的人,讀書可以是為了就職,也可以是為了求知。
勳貴子弟不稀罕國子監的名額,那是因為國子監提供不了更好的資源。倘若國子監有比他們家裡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們還會不稀罕嗎?
“還有,勳貴的子弟,往往代表了一種形象,他們都想要前往的求學之地,對於其他的學子,會不會產生嚮往的情緒?”
李世民認可的點點頭,現實而言,勳貴的階層,確實在很多資源的享受上都領先一般階層,如果可以,別的階層自然希望也能夠擁有。
李洛繼續說道:“對於優秀的寒門子弟,我們當然不能收費,我們要透過對他們的培養,向世人展示國子監的教育成果。”
“那麼對於介於勳貴和寒門之間的,有能力支付求學費用的學生,他們會不會也想要來國子監求學?”
“國子監提供的不僅僅是良好的教育,更是一個優秀學子的交往平臺。做學問閉門造車是不行的,大家都需要參與到這個平臺中來。”
“還有,國子監可以設立多種類、多學科、多層次的教學,教學相長,可以考慮讓優秀的免費學子參與到對低齡階段的教育當中來。”
……
“我們大唐會日漸強盛,百姓生活日漸提高,短期內有很多寒門學子讀不起書,但長遠來看,我們的發展方向就是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書讀,大唐會進入一個長治的太平盛世。”
“到那時候,進國子監的門檻,還能像現在這般低嗎?所以,教育只是是否要選擇盈利的問題,而根本不是能不能盈利的問題……”
聽李洛說著,李世民也不斷被帶入思考當中。
這個國子監的設立,就像是一個各個階層向上的跳板。
有權之士,可以生而富貴,但想攀上更高峰,高深的知識還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