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聽到這裡,李白藥感到難以置信,這怎麼可能?
這是什麼地方,怎麼如此神奇,滋養出這麼多神童?
“難道真有大儒隱居於此?”
就連長孫無忌也是納悶了起來,就是是李洛在這裡辦免費私塾,也不能讓他們全部變成神童吧?
難道他還給孩子們找了一個大儒來當先生?
這要是旁人他肯定不信,一個少年辦的私塾,何以能請到大儒來執教,但是如果換成李洛,那長孫無忌也沒這份自信了。
別的不說,光李洛自身的那份才學,就讓長孫無忌深深驚歎了。與之對談的時候,如飲甘霖,讓人不知不覺沉醉其中。
要是能每天和李洛對談,互相請教學問,那讓一個本就起了隱居之心的大儒,在此隱居並順便教導教導孩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你們先生現在可還在私塾中嗎?”長孫無忌趕忙問道。
“先生平日就居住在私塾當中。”小孩乖巧的回答。
“就居住在私塾當中啊……果真是簡樸,小郎,你能給我們帶下路嗎?”
李白藥感慨一陣後,對小孩說道。
“沒問題!”
幾個小孩也是精力旺盛,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當即就蹦蹦跳跳帶起路來。
路上,李白藥還摸著鬍子,教訓起小孩來:“老朽年少之時,條件可比你們艱苦許多,你們既然有讀書的機會,就一定要好好上學,日後考取一個功名,幫助君主治理江山社稷,為聖人傳下道統,才不負今日苦讀,知道嗎?”
然而幾個孩子聽了,卻是接連的搖頭:“先生,你講得不對!”
哦?
李白藥一愣,跟著與長孫無忌對視一眼,都忍不住笑起來。
以往都是他們教訓別人,然後別人連番點頭應是,這裡的小孩居然在一開始,便對自己進行了反駁。
當下,李白藥饒有興趣地問道:“那你說說,哪裡有不對?”
“你讀書的目的不對!”小孩果斷回答。
“目的不對?”
李白藥原以為小孩會說些幼稚之言,沒想到第一句話就頗有些深意的樣子。
他微微皺眉道:“你說讀書的目的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嗎?”
治國平天下,是所有儒生的終極目標,不管你的先生是誰,只要是儒生,都得認這一點。
這小孩明明看起來知書達理的樣子,怎麼會反對這一點?
“不對不對,儒生所言治國平天下,不過是自己追求功名利祿的藉口。”
“他們大多人浮於事而已,倘若要為百姓做實事,做一個水利稅負方面的官吏即可,可不一定非要高官厚祿不可。對於百姓而言,一個只會不斷髮公文的官員,還不如來一個只會做實事的清官實惠。”
“政策再好,落實不到百姓,又有何意義?”
這……
小孩的一番話下來,卻是讓李白藥當場愣住。
他的話雖然淺顯,卻是切中要點。
朝廷之中,人人想要高官厚祿,反而真正為百姓做實事的官員少之。再加上五姓七望在地方政府的影響力,朝廷的很多政策是難以得到有效實施的。
這些朝廷大官,說什麼為民請命,報效朝廷,其實大多數都只想著一個個往上爬……
多年的書,讀來讀去都用到如何升遷上去了。
李白藥深為認同,卻沒想到這樣的話會從一個小孩嘴裡說出來。
李白藥不由得對那位先生更加感興趣起來:“這些話都是你先生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