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邊點頭,一邊暗歎李洛對各類知識體系的瞭解。
整個大唐上下,似乎就沒有李洛不知道的事情。
李洛繼續說道:“後宮嬪妃日常開銷要花錢吧?宮殿的打理維護要花錢吧?宦官和宮女的開支要花錢吧?”
“皇宮的開支太多了,天子一旦大手大腳一些,內帑就會空虛。”
聽到這兒,李世民都忍不住的傷心了起來。
兒子你說得太好了,朕心裡也苦啊!
別人以為做皇帝的妃子想要多少就要多少,這要多了,朕也感覺養不起啊!
這看這次修建大明宮,錢稍微多花了點,內帑可不就空虛了嗎?
李二忍住呼吸道:“照兒子你這麼說的話,天子的日常還真沒那麼奢靡了,那你看他可有什麼應對之策呢?”
李洛笑笑:“這要擱平時,法子無非也就兩個,開源和節流。”
“要開源的話,無非就是從國庫中支取。
可國庫支取多了,遇到緊急情況,比如說前段時間的旱災,那國家就拿不出足夠的賑災銀兩。”
“這要節流的話,雖然特殊的時候皇帝也會這麼做。
可皇帝也是人啊!他處理完朝中政務,國泰民安之餘,他也希望可以生活得好些啊!希望整個後宮的人過得好些啊!
沒有充足的銀兩,哪裡來的物質享受?宮女宦官哪裡來的打賞?”
“所以,通常的開源節流,那都不是長久之計。”
李世民沉吟,李洛分析頭頭是道,是毋庸置疑的。
作為一個明君,他不可能開口問國庫多要錢。
既不想捨棄大唐天子的形象,也不想應付滿朝文武的各種諫言。
到時候,光魏徵這個倔驢,都會臉紅脖子粗地衝到他面前。
到時候是跟他據理力爭呢,還是再給他放一次大的?
那怕是,一世英名要盡毀了!
“之前天子沒什麼好辦法,因為他不可能為了賺錢,抽身去經商。
但如今不同,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利國利民的賺大錢的行當,足以讓他放下面子尊嚴,抽出一點時間去經營。
那他的內帑之中將不會再缺錢花,皇帝能夠隨心所欲的花錢了,後宮打理好了,那對朝廷不一樣是好事嗎?”
“甚至,一旦皇帝賺到了足夠的錢,他是不是可以減少對國庫的支取了?”
“更誇張的,萬一國庫緊缺,皇上他是不是還可以反過來救急朝廷,惠澤百姓?”
“你說這樣的天子,是不是更加自由、高大、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