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笑著從地上撿起一把小石子,簡略勾勒出了一幅形勢圖。
“我們大唐,北臨東突厥部,再往北是薛延陀。西面有吐蕃和吐谷渾。東北還有契丹和高麗。”
李世民看著這幅用石子擺出來的簡易大唐國圖,忍不住連連點頭。
能清楚知曉周邊國家位置的,恐怕只有那些身居高位的將軍,以及某些朝中重臣才能夠做得到了。
這個兒子,卻能分毫不差的擺出來,這簡直是震撼人心。
厲害啊,真是厲害啊!
李二心中震撼到無以復加,只能繼續豎耳傾聽。
“倘若天時地利人和,我軍出兵突厥,只要指揮得當,定然勢如破竹,形成碾壓局。”
李世民點點頭,畢竟國力和軍力擺在這,他就愛聽這樣的大實話。
“但是今年,如果硬要打,那麼情況將截然相反。”
李洛繼續解釋,李世民聽的聚精會神。
“如果我大唐依舊出兵北上,後方的補給,將變得無比困難。”
“這樣一來,周邊吐蕃、吐谷渾等國一定會趕來騷擾、支援,我軍腹背受敵,又無後方補給,必定不能久戰。”
“這樣的局面,你說我軍可有能力應付自如?”
……
一番分析下來,李二心裡不由得對這個便宜兒子讚歎不已。
想來他必定是自幼熟讀兵書,才能如此條理清晰。換個普通人來,恐怕話都說不清吧?
李洛也沒注意李二看自己什麼眼神,自顧自地講。
“你說突厥以北的薛延陀,他們會不會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
“就算我軍素養高,可陷入久戰後,他們會不會有趁人病,要人命的想法?”
李世民甚至都不用深思熟慮,就微微搖了搖頭。
“事關利益和自身存亡,想必薛延陀不會這麼老實。”
李洛也是點點頭:“就是這麼個道理,不懂得蓄勢待發,盲目出兵,大好的碾壓局,就會變成消耗局,何必呢?”
“想必大唐天子權略善戰,明察秋毫,絕不會犯這種低階失誤的。”
李世民眼露欣喜之色,這大實話我愛聽啊!
我只是沉溺於和突厥的仇恨之中,恨不得立即將這些喜歡侵略的蠻族趕盡殺絕,才會差點忽視這些問題啊!
等我冷靜下來,自然是不會犯這些低階錯誤的。
“可惜啊,難得突利尋求合作,我們卻只能坐視這樣的大好機會溜走了!”李二遺憾的抱怨一聲。
李洛拍了拍老爹的肩膀,道:“其實也沒什麼可惜的,明年我們還有機會的。”
“突利派人前來,頡利怎會不知道?兩人之前已經產生了矛盾,這次之後,矛盾只會加深。”
李世民瞬間精神一振,問道:“這又從何說起?”
“突利之所以派人來求援,是因為北方暴風雪導致大批次牛羊死亡,頡利向他大幅度索取,而他心有不甘。”
“如果這次尋求合作未果,那他只能老老實實的上供給頡利,你說這口氣他能吞下嗎?”
“頡利就像喂不飽的白眼狼,往後只會變本加厲,兩人的矛盾總會有徹底爆發的一天,我們還需要擔心沒有機會嗎?”
“所以說,我們大唐只要養兵蓄銳,靜等戰機給敵人雷霆一擊便是。”
……
一番分析,再次讓李二內心驚歎不已。
眼前這個年輕人,不僅能談古論今,還曉悉軍事兵法,民生政務,了不起,當真是了不起。
“這麼看來的話,我大唐只能稍作忍耐了,靜待戰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