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種田,總是會有人來乾的,等人口減少,村莊消失,把土地歸攏到一起,採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餓不死人。
資本不能總在高科技和金融裡掙大錢,他們也該來嚐嚐“谷貴傷民,穀賤傷農”的滋味。
也別擔心他們操控糧價,古代朝廷重農抑商,就是防備這些人,四大糧商辦不成的事,國內資本也辦不成,中糧可是央企。
第二天,陽光炙熱,身處山巒,總讓人有不一樣的感覺,便是所謂雲在青天水在瓶。
後院廚房裡,燒了一鍋水,時萊把豬蹄塊倒進去,水面立刻浮起灰白的沫子,像退潮時的浪花。
他買的是前蹄,肉厚筋多,帶著層黃澄澄的皮,撈出來沖涼水,豬皮就繃得發亮。
砂鍋底鋪上薑片,碼好豬蹄,倒黃酒時得沿鍋邊淋,聽著“滋啦”一聲響,酒香混著肉香竄上來。
“你就算不修道,去山下開個餐館也餓不死。”李萬基靠著門框,聞著鍋裡散逸出來的香味讚歎著。
“我師父懶,做飯都是糊弄,我六歲就開始學著煮麵條,十歲就接管了廚房。”
“你這麼會吃,怎麼不長肉?”
“你以為我和你一樣睡到十點才起床?我五點就起來了,修煉完還帶著小狗在山上跑了兩個小時。”
李萬基看看門口神廁裡的那條巴掌大才兩個月的小狗,“嘬嘬嘬”了幾聲,見小天不搭理自己,心疼道:“你看把它累的,都沒了精神。”
“它是懶得搭理你。”時萊隨口說著,每次跑山,他都要被小天的體力給震驚,這麼大一點,已經會攆兔子。
把豬蹄燉上,時萊就到了前院,依然坐在青石上,等米小滿回來。
今天學校發成績單。
臨近中午,才在石階上看見小傢伙的身影,風風火火的跑上來,把書包從肩膀卸下,拿出成績冊,指著上面得意洋洋道:“都是A,師父,你答應帶我去京城的。”
時萊沒接成績單,聽到小傢伙說了,就揉揉她腦袋,“明天我們就出發。”
米小滿瞬間高興起來,又跑到方茵面前,絮絮叨叨的說了自己的成績,還有要去京城的事情。
到了吃飯的時候,全道觀都知道了這件事。
“你的車是七座的吧?”時萊低頭思考了下出行的事,扭頭看向李萬基。
“L9,七座,你們幾個人?”
“六個,米小滿和蘇小暖,再把鮑燕青和曲招娣帶上,讓孩子們見見世面,你把我們帶到江城,你南下,我北上。”
時萊不會開車,也沒有車,想著既然是雲遊,不如一路慢慢遊玩過去,乾脆徵用李萬基。
帶上鮑燕青,是讓她帶孩子。
這一趟可不光是遊山玩水,最後抵達京城,他們可是要和總局一見高低,孩子要人幫著照顧。
“不用,我送你們去京城。”李萬基爽快的答應著。
他這次回去就要正式進入家族企業,再想放縱很難了。
所以原本計劃的路線是先去拉薩,再去青海和西域,玩夠三個月再回家,時間很充裕。
時萊沒有拒絕,夾起一塊滿是蹄筋的豬蹄放在李萬基碗裡。
春秋時期有一位將軍,因為給士兵們分羊肉的時候沒分給車伕,導致次日交戰中被車伕駕車直接送入敵營,最終被俘,這個事件最後衍生出一個成語——不給就送!